说说个人理解:
C调和G调的差别,与调式是两个概念。调式如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等是指一组特定音高的音程关系,同样的调式比如大调,根据起始音的音高不同能确定不同调,比如大调起始音为C为C大调,起始为G则为G大调。不同的调式决定了乐曲的整体风格,比如大调听起来比较明亮,小调听起来柔和。调式可以说是音程关系的规律总结,把这些让人听起来舒服的音程关系总结出来。虽然C大调的曲子可以平移五度变为G大调(即乐曲移调),但整首曲子音高高了五度,同样会影响乐曲的感觉,音高越高就听起来越亮。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声或很多乐器的音域很有限,所以定调得合理,有些歌C调你能唱上去,G调你估计就唱不上去了
后一个问题:钢琴有七个多八度,理论上来说每个八度的音都可以用不同的调式,但一首乐曲无论覆盖多少个八度,一般调式都一样的,这样整体风格统一。当然,乐曲中间也可能转调,另外乐曲中间的音也可能突破这首乐曲的调式(会看到一些升降号)。总结来说,调式是规律总结,你可以去套用,也可以突破,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即可
【 在 Osram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C调、G调 其实就是两手的位置摆放不同 G调相当于C调向右平移五度 然而两者在五线谱上的表达仍然是统一的 那么直接照着五线谱的高低来弹奏就好了 何必发明出调式这个概念?
: 另一个困惑是 通过视频可以发现 演奏者在弹很多常见的曲子时 两手特别是右手要覆盖好几个八度的范围 那么整个曲子到底是什么调式的?或者说 其实它每个小节是不同调式的?那也太复杂了吧 搞这么复杂有何实用价值呢?
--
FROM 101.2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