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是很拼,能吃苦,对我们唯一要求就是拉琴时必须陪哄,各种花样式陪哄,学琴本身倒是一点不用操心,老师教得好,不拖进度,孩子吸收的快,肯动脑子,鼓励所有学生考级,孩子有考级目标了,就肯练琴,再不喜欢,为了过考级,也肯练,每年寒暑假必考,这样循环下来,水平就提高的特别快,我们老师孩子凡是过9级的基本都是四五年级过的,还有乐器双九级的。
其实没那么难,就是靠“坚持”,但可能对多数人而言,“坚持”就是最难的事情。
大部分乐器本身,是不需要多聪明也能学下来,我亲戚和我们家老太太同事孩子,都是吹长笛的,央院九级,中学金帆首席,一个学习凑合,拿了对外经贸的特长加分,但是高考砸锅,加上特长加分也没过提档线,令一个学习比较差,上了个二本,一直在乐团活跃,现在工作挺不错的。 所以根本还是在“坚持”,看你是不是有实干精神,撸起袖子干活的那种。学习差的那个,据家长说,风雨无阻的上课,每天雷打不动练1小时。我们家孩子也是,每天练琴,生病也练,就是一种信仰,相信自己只要做到像别人那样天天坚持了,也可以成功,然后通过考级一步步检验+接近目标。你们长号,拿下演奏级,就是未来可期,比我们这几个烂大街的主流乐器更有前途,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别人不搞,你用心去搞了,你就赢了。肯好好练长号的,别管同届是7,8万人,还是12,3万人,北京市一届能有20个家庭支持鼓励孩子把长号考下9级或者演奏级么?
【 在 ami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家孩子真是厉害啊!
: 2020后出生人口才少,2013年京籍出生人数:12.7万人,还有后面各渠道逐渐落户的。有人开玩笑,孩子晚出生几年,全国看能少几百万竞争者。
:
--
FROM 73.6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