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不等同于“好听的旋律”吧,我理解好的作曲能带给人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好听
就好像,好的电影,不是简单的好看,而是带给人思考
好听只是很低的门槛,就好比肖斯塔科维奇,他也可以写出很好听的“第二圆舞曲”,但他更震撼的作品绝不是这首。对他们而言,写出好听的东西太简单了,他们想要写出更能传世的作品
文学艺术作品,什么时代都有成长的空间,就是步子大小的差别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编曲就可以有出路,把我们人民群众喜欢的曲子,编写成交响乐,就可以拥有舞台吃音乐饭。但是这要学习很多除了傻拉琴之外的音乐知识,很多专业拉琴的呆瓜憨憨,是畏惧这种学习的,低级重复6小时的锯木头练习,比起大脑高速运转学习音乐知识2小时而言,练6小时琴,实际上要轻松简单的多。
: 其实好听的旋律已经基本上写完了(李宗盛也说写不出来了),现在大家基本都只能在编曲上下功夫。不过编曲的世界也很绚烂啊,有天赋的人脑编出来的就是更好听。
: Andrie Rieu 70多了,还能吃舞台饭,还能给其它普通只会演奏的演奏员饭碗,不就是人家肯学习么。
: ...................
--
FROM 111.1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