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在我的认知概念里,“理解作曲家的作品”是文学范畴,就像我们语文考试阅读理解一样,根本不是硬核音乐能力,比纯粹的乐器演奏还低级,类似于根本不会做饭的美食评论家。
学音乐就是要学好乐理,这个最实用。像我们弦乐和管乐的谱子,都很简单,是单一旋律(弦乐的双音就算了吧,不提了)只要肯练,把时间堆上去,大家都能照着谱子吹拉,这也是为啥现在的演奏员不值钱,因为它门槛低,还不如教小孩赚钱多呢。几十年前学乐器的中国人还比较稀少,所以纯粹的演奏员可以有很好很香的饭吃。
乐理好的都能创作。但是学乐理也要花很长的时间,一边学,一边在键盘上摸索,练。央院里面很多管弦乐的学生乐理都不太好,宁可每天练8小时琴,也不愿意花时间动脑子把乐理学透,所以在这上面肯花时间学的那些学生,就不至于以教小孩拉琴吹管,来结束自己的音乐生涯。硬核的音乐能力课程(视唱练耳乐理和声)附中都设置了,如果只选择混个考试及格,就跟我们业余学乐器考级的学生,靠刷题考音基一样了。
【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
: 我理解您的意思是只学琴不叫学音乐,乐理是音乐的基础,这个是必修课?
: 学乐理的根本是理解作曲家的作品,并在以后自己有编曲作曲的可能?是这样吗
: ...................
--
FROM 73.6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