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一定会走向普及,这是人审美的一种内在需要,可能当事人本人都不知道
比如冬奥会开幕式,服装,吉祥物,各种,大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艺术是愉悦精神的,就像运动能增加多巴胺,不让你动你都不舒服
对艺术审美的需要也是这样,不知不觉中,整体的审美水平提升,需求只会更多,因为能被愉悦。冬奥会开幕式做得不错,就是整个的水平满足了老百姓对审美的需要。
反观春晚,还是五花八门大拨哄,还是迎合中国老百姓十年前的审美水平,伴舞一大堆,各种浓妆重彩的修饰(除极个别的还可以),真是落伍了。导演还是忽略了老百姓的审美需要。
甚至连老百姓自己都不知道,吃饱了就想要精神舒适,而审美需求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我看好未来中国的艺术需要和市场
【 在 Jacquel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疫情前全世界搞音乐的全卷到中国来了,北京的音乐会质量和密度都快赶上伦敦巴黎纽约
: 东京了,不过这东西可能也就是个回光返照。好处是保不齐过个五年找不着工作的高材生们
: 就能把学琴的价钱给卷下来,对音乐普及有好处。
: ...................
--
FROM 111.1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