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慢慢来,再等等看,音乐教育跟上之后,音乐消费就会跟上
: 就像周末看电影,周末听个音乐会,看个画展,现在至少北京,这样的娱乐模式不少见
: 即便欧美没出现新的贝多芬莫扎特,但他们的日常听音乐会,这种模式还一直在,只不过形式上除了原来的经典作品,需要出新
很多年前欧美音乐会观众席就都是老人出没了,然后还有一些有闲知识分子,学生,不多。
所以他们才会想尽办法来中国走穴。出了一个郎朗,那么多大腕指挥家都当自己的学生倾囊
相授,为什么?就是真的后继无人了,需要传承,也需要造一个明星来维持人气。
交响乐队这种东西从经济上讲是不划算的,是工业革命以后的经济上升期出现的一个吞金
怪物,一旦经济进入缓增长甚至不增长,很难可持续发展。斯特拉文斯基一战以后就改成
写小编制、室内乐了,无他,就是打了几年仗大家都没钱了,演不起大乐队。
--
修改:Jacqueline FROM 124.132.156.*
FROM 124.1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