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像您这样的人会慢慢多起来的:)
我小时候,快四十年前,小城市,我家是院子附近仅有的把孩子送去少年宫学音乐的家庭,那时候有点余钱,一些人优先买电视风扇自行车啥的
我爸自己喜欢听歌听戏剧,把我们送去少年宫学手风琴,后来是钢琴,希望我们以后当老师,有钱养活自己。我姐参加了市里首届手风琴比赛,拿了奖,报纸还报导了。我姐是真喜欢音乐,后来也做了音乐教师。我当时是学起来有为难情绪,没坚持,长大之后还是有些后悔没坚持
那时候邻居们都笑我们,吃都吃不好,还整那些没用的。但现在,但凡有娃的,多多少少都会这样那样学一点。
以后的话,大家对学啥咋学,对质量会要求更多,毕竟父母们的起点会一代代更高一些
昨天我逛了下商场,里面的门店设计很讲究,糕点、油画、银器、小型水箱、皮革包呀鞋子啥的,都一边卖成品一边有DIY 设计。看了就觉得和以前的商场店面不太一样
中国美术馆,年前我也去了一趟,也不少人。小时候哪看过啥画展啊,也没有这样的地儿
整体是老百姓比以前有钱,自然对美有更多需要,只要这个在,提升审美是最根本的需要
你看博物馆的展品,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然后历朝代的作品,越来越精细多元,从低到高
【 在 Jacquel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当代作曲家已经有不少好作品了,只不过全中国也没几个人像我这么有闲的没事还去
: 现场捧捧场。有好作品不代表不会消亡,中国古代那么多好的文学音乐美术最后全消亡了,
: 文学还能留几行诗美术还能留几张画,音乐就只能对着挖出来的乐器流流哈喇子了。。。
: ...................
--
FROM 111.1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