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高地厚的都应该看看已故阿兰老师的这组文章:
【 在 AranJuez (阿兰|戒色)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挖了坑,今天自己填,要不就要被帮主活埋了- -
第零定律 所有的乐器演奏是一门手艺
第一定律 每一门手艺都有特定的基本功
第二定律 一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音乐之外
首先解释第零定律
这个定律在我的一个学生那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从小练习武术,已经有十几年了,跟我学琴时他的职业是健身房的瑜加教练.
教他的过程出人意料的顺利,因为他知道怎样学习和练习一门手艺.很多人练了很久的琴,却没有掌握正确练习方法,所以很快就会到
达一个瓶颈,然后意志受挫逐渐放弃,或是带着坏习惯越战越勇,走火入魔.
练习手艺的秘诀就是把任何一个简单动作分解成尽量多独立动作,然后慢慢的,做这些分解动作,每一个分解动作都要过一遍大脑.
开始一定要很慢很慢,让任何一个细节都进入你的脑子,正确地方式去重复它们,而不是错误的方式.当你可以以最慢的方式准确的重复
他们的时候,就可以逐渐连贯起来,慢慢接近常规速度.然后再慢下来,再连贯起来,直到你在最慢的速度和常规速度之间的任何速度,都
可以在充分展示了每一个动作细节的前提下做出这个动作时,才算是可以了.很多人弹琴快的时候可以弹下来,而慢了反而不会弹,原因
就是他并没有掌握细节,而是利用惯性"冲"过去的.
下面用吉他右手食指钩弦的动作来说明一下一个简单动作是怎样被分解成尽量多的细节.请大家暂且忘记大卫罗素,威廉斯和陈志
教授的说法,因为我讲的方法可能和他们的拨弦方式有冲突,但每个人的手指条件是不同的,演奏方法上也应该容忍这些不同.
首先我们定义手指最尖端的关节为小关节,和手掌交接的为大关节,中间的一个是二关节
拨弦的第一个动作,是要让手指的尖端触到琴弦,这个动作应该是由大关节和二关节主导完成的,不需要额外加力,仅仅是准确的将
把手指的指肉部分"送"上琴弦,止住琴弦原有的震动,而不产生杂音.这时,三个关节都是半放松状态.
然后是压弦的动作,压弦的动作的发力实际上是来自于整个手掌,在压的一瞬间,三个关节都要有合理的正弯曲,呈刚性,传导来自于
于手掌的压力,将琴弦延垂直于手指的方向下压.这时,三个关节都是紧张的.最后的音量决定于这时手掌下压的力度.
之后是绷弦的动作,这个动作是由小关节独立完成的,小关节独立的动作,把琴弦掌握在指尖像抽陀螺一样把琴弦抠一下的感觉.这
个细节动作比较难用文字描述.音头的力度取决于这个动作.最难练习的也是这个动作,需要小关节的爆发力.
最后是离弦的动作,这个动作是由放松完成的.如果之前压琴弦压的足够深,再加上绷弦的爆发力足够好的话,所有的关节放松之后,
应该会得到来自于琴弦的可观的弹力,在手掌固定的基础上,几个关节放松,顺势离开琴弦即可.
在这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内,可以被分解成四个动作,而每两个动作的衔接可能会让你的关节瞬间完成紧张和放松的转换,这些细节会让
复杂的会让你吃惊.而当你用大脑练过他,并成为了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从细节开始是多么的重要.
尽力的把你能看到的动作分解分解再分解,就会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手艺的精髓.
写累了,大家应该也读累了,明天再说第一定律....
--
修改:Qid FROM 118.26.185.*
FROM 122.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