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声乐老师在教人抖嘴唇,我就不明白抖嘴唇和唱歌有什么关系,专业歌手都这么练,但从来不动脑筋,不问为什么。
这其实挺可悲的。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专业歌手做10种练习,可能其中只有3种是有用的,其他7种没有任何作用,别人练我就练了。
我举个例子,我年轻的时候痴迷各种搏击武术。其中某某拳拜了个名师,名气和马保国差不多的。师傅第一天就让我练站桩,平心而论,站桩有没有用,有用,确实能增强下肢力量。但是每天站桩3小时,效果不如去健身房深蹲10分钟。真正科班的拳击散打搏击运动员,没有一个练站桩的。没办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行不行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然而唱歌没法这么比。
那个抖嘴唇的练习,和站桩看起来也没啥区别。
然后就是那些打开胸腔什么的也一样,教科书都是这么写,但从来没有人问到底为什么,有人敢问,那就是你不适合声乐,别学了。
【 在 Lcs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文从来不是精确的语言,共情理解能力是母语为中文的人士必备技能
: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理解不了声乐老师的说法,也无法调整自己的声音,证明你不应该学声乐
: 比如头部发声,也有人说是头腔共鸣(尽管从物理的角度来说不存在头腔共鸣),类似打哈欠的感觉
: ...................
--
FROM 180.9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