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认为有类似你这种问题的,都是对调式这个词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部分问题是在中文的表达上,生造了一个“调式”这个词汇。
如果换一个词汇:音高的组织模式,就会容易理解
调式,也就是音高的组织模式,是在长期音乐实践中发展出来的。通过长期的音乐实践,不同地区的人们倾向于不同的音高组织模式,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
常用的西方大小调式,天朝的五声调式,还有阿拉伯调式、吉普赛调式等等,很多很多。
调式有一个稳定的中心音,有音程(即音高距离,单位是度,也就是五线谱上所包含的线与间的数目)的组织关系,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C调和G调的稳定音是不一样的,大调和小调的音程关系是不一样的。
明确了调式可以用于调弦,也可以用于理解乐曲的情感、风格
调式不明确,相当于脱离了音乐实践,虽然有可能弄出一个新鲜的曲调,但是更大的可能是瞎JB弹
至于你第二个问题,在音乐实践中,转调是很常见的,但不会很频繁,乐谱上都会有标注。
【 在 Osram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困惑:调式对键盘演奏到底有何意义?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Mar 29 00:00:58 2023), 站内
:
: 比如C调、G调 其实就是两手的位置摆放不同 G调相当于C调向右平移五度 然而两者在五线谱上的表达仍然是统一的 那么直接照着五线谱的高低来弹奏就好了 何必发明出调式这个概念?
:
: 另一个困惑是 通过视频可以发现 演奏者在弹很多常见的曲子时 两手特别是右手要覆盖好几个八度的范围 那么整个曲子到底是什么调式的?或者说 其实它每个小节是不同调式的?那也太复杂了吧 搞这么复杂有何实用价值呢?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28.124.*]
--
修改:Lcsccc FROM 114.253.39.*
FROM 114.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