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想买重疾险,不知道哪种好,怕踩坑
理智的客户找理智的保险代理或保险经纪才会双赢
客户需要的是产品么?这个问题在本版就会有不同的回答
N年前我工作压力非常大,媳妇担心我猝死,家里就少了一台提款机,她就找到做保险的朋友,给我买了一个200万保额的意外险,保20年,每年交5400,交10年。约定是坐飞机、坐高铁、坐轮船挂了,可以拿到保额的100%,自驾或搭车挂了,是拿到20%,其他情况挂了,是已交保费的1.4倍。
我是技术大头兵,每天步行上下班,也没啥出差机会。假如我交完10年猝死了,猜猜能拿到多少?
有些人会打着替客户省钱的考虑,说在几十几百个候选里推荐所谓的优质产品,保费低,保额高,出险后结果这不赔那不赔,再高的保额也可望而不可及
这里头谁在搞鬼,不言自明
【 在 giant8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估计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个。 我想信一个理智的人做事情应该追求双赢或者自己赢但不伤害对方。 期待保险代理人追求让我赢,而不为他赢, 这是违背人性的, 我自认为是比较道德自律的人我都做不到。
: 保险代理人这种设计我很困惑,而且事实上许多人看保险代理人就约等于骗子。
: 什么时候再出个马云设计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改造一下保险行业, 可就了不起了。
--
FROM 111.194.220.*
如果一个朋友想买重疾险,我帮他算收益,觉得还不如理财或存银行,就劝他别买了
一两年后朋友病了,要花大几十万,手头短着十来万的,可能会找我借钱,说会按1.2倍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还我
我借还是不借呢?
【 在 yunfei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不好算收益吧?如果买了过两三年重疾理赔了,而且一般豁免后续保费,这时候一般人大概会希望当初多买些保额了,但那时候谁会算收益呢
--
FROM 111.194.220.*
睿智,把这话题搞得有意思起来了,保险本身就是反人性的设计
真正做得好的保险代理或保险经纪,不会盯着一单两单一人两人的
容易成交和成交金额高同时都具备,很难
他如果光选容易成交,自以为聪明,但肯定干不长
【 在 giant85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来总结, 如果想要两个人向同一个目标努力,那么这个目标应当对两个人都有利(圣人除外,我不理解圣人做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逻辑), 我的目标是选一个好保单, 而对代理人有利的应该是选一个容易成交,且成交金额高的保单,所以我不想信他会帮我选好保单,这不符合人性。
--
FROM 111.194.220.*
每条我都非常认同,第5条不明就里的话,会非常质疑为什么不快点交完保费
【 在 MarcoMas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法给你说具体哪款产品好,但我可以给你说买重疾的一些建议:
: 1、首先想清楚你买重疾险的目的,是解决出现重病之后,给自己的一些收入补偿
: 2、保险是可选消费,先解决掉最基础的保障和养老需求再开始买保险
: 3、尽量不要买终身的,因为没必要,买二十年或者二十五年,覆盖掉对你和家庭的经济风险最大的区间就行。等你50岁以后,积累高、且收入开始降低,重疾提供的保障就意义不大了
: 4、我个人推荐买消费型的而非储蓄型的。可能看起来储蓄型的重疾带返还,对国人来说容易接受(没有出险得到了返还),但实际上是浪费了资金成本(实际上是找保险公司做了个2%的复利投资)。如果觉得有压力,可以把两种类型重疾组合在一起购买。这个问题还是会回到1,你购买保险的核心需求
: 5、尽量选择最长的缴费期限,来获取最大的保险杠杆。因为很多重疾险,一旦缴费期内出险就直接豁免缴费义务了。
: 所以,先看固定保额的保费是多少,再看缴费年限和总支出保费,最后算获得多少保障
--
FROM 111.194.220.*
我说的是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喜欢越早交完越好,身边很多人跟我吐槽,说买了个要交二三十年费用的重疾险,太不值当了,为什么不能三五年就交完
【 在 giant85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保20年总保费20万
: 如果选择每年交1万, 等到第十年出险, 你其实只花了10万便得到了全额理赔
: 如果选择头两年每年交10万, 那等你第十年出险, 你花了20万得到了全额理赔
: 所以缴费越往后托越划算。
: 你可能没读过合同, 不清楚”一旦缴费期内出险就直接豁免缴费义务了“这条规则。
: 记住, 保险代理人是靠不住的, 要自己用放大镜读合同里的规则。
--
FROM 111.19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