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每每听到这首歌曲,内心都会有一丝丝感动
我本人更喜欢莫文蔚的版本,喜欢她慵懒,有故事有画面感的嗓音
当你老了,回顾这一生,有后悔,有遗憾,有庆幸
回忆或是美好,或是痛苦,或是喜悦,或是悲伤,但是最终都能淡然以对了
也许老了之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害怕衰老了吧,我身边会有个陪着我的老伴,每天牵着他的手去逛逛街,遛遛狗,散散步。偶尔翻一翻老照片,回顾一下我们年轻时的那些风花雪月,悲酒高歌。
当你老了,希望过怎样的退休生活,年轻的我们,可以为年老的我们做些什么?
今天,我们聊一聊,养老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养老现状
·个人如何提前准备养老
·为什么一定是保险?
·哪些产品适合做养老规划?
·养老年金适合哪些人购买?
一、目前我们的养老现状
数据来源: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到目前,中国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了2.6亿,人口老龄化处于不断加速阶段。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7.9%。
再说最近的政策,3月在两会上,延迟退休的实施原则落定,原文是这样说的:
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大概意思是,按照小碎步的方式,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一个月。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趋势,而且会越来越严峻;
2、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养老金制度;
3、人类的寿命在变长,需要准备的钱更多。
咱们国家的养老保险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
目前的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1%了,覆盖广,低水平。近两年普通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不到50%,工资越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越低,这也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济性。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通常只有效益较好的大企业,才会有企业年金,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没有的。
第三支柱:个人自愿,国家支持,市场化运作,也就是商业养老保险
近两年,国家明显加大了对商业养老险的宣传,强调个人补充养老险的重要性。
二、个人如何提前准备养老前两天和朋友吃饭,他父母是原企事业单位员工,目前的退休金非常高,每个月有五六千块钱。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制,老龄化加剧的同时,新生人口出生率下降,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就是80、90后,将来基本吃不到养老红利,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退休以后,生活质量会大幅度的下降。
我的建议是,按照自己的收入情况,每年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养老金储备。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得到的,就是商业养老保险,门槛较低,丰俭由人。
并且越早准备,越轻松。
三、为什么一定是保险?也许你会说,能满足养老需求的手段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买养老保险?我买基金不行吗,下面我们从这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看看,商业养老险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不可替代。
1、安全性去年年初,看到同事在工作群发了一条求助的信息,这样的经济诈骗就发生在身边,不仅是普通的工薪家庭,高净值的客户同样也是缺乏安全意识的,经侦报案的后续,和无数暴雷的p2p平台一样,漫长的等待换来的终是没有结果。

在以前比较有安全感的理财,有信托、银行理财,收益低些就低些吧,但是这种安全感很快已经消失了,2018年3月28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第十九条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自此,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也不能再说“保本保息”。
2020年,p2p平台清零,退出历史的舞台。
年纪越大,对安全感的需求越深。
在今天,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保证本金不会亏损的,有哪些金融产品?
1、国债
2、银行存款(50万以下)
3、储蓄型保险
保险为什么安全?
保险公司和银行都受银保监会监管,但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是高于银行的,根据《存款保险条例》,银行允许破产,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保险属于人寿保险合同,它不参与市场风险。
之所以安全,是因为有国家的兜底保障,《保险法》第92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业务的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破产,保险合同也会有其他保险公司来接管,客户利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最好的案例就是安邦
安邦被接管前,销售的1.5万亿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已全部兑付完毕,未发生一起逾期。未来即便是发生这样的极端情况,保单照样不受影响,可以继续领钱。
2、专款专用养老保险可以锁定刚性支出,实现未来的资金池使用目标。
养老金是到了特定时间必须要用的钱。专款专用,保证的是到时候一定有,且一定不会被挪用,比如说孩子买房、亲戚借钱、头脑一热做了一笔投资、赶上一波股市行情,这些都有可能动用我们的养老本,建立专属的养老金账户,就是让养老金不和其他资产混同,这种财务安排更符合人性,利用“他律性”防止自己剁手、他人觊觎。
3、稳定性养老金不可忽上忽下,可有可无,提到稳定性,就不得不说到权益类的资产,股票或者基金。
一场足球赛中,有前场、中场、后卫、守门员。其实和我们的人生很像,在人生的比赛中,各类产品的配置各司其职。
40岁以前,多配置一些前场,激进的投资理财;40岁以后,更多考虑的是资金的后撤。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年龄大了,生理的变化会导致认知能力和投资能力的下降。
上周早会的时候,听了一个同事的案例,一位35岁的餐厅老板,在一次脑出血后,身体大不如从前,恢复了近一年才能继续参与生意,投资亦是如此,总有一天,我们会厌倦了市场波动。
而养老保险,一路正收益,永不回撤,完全不需要操心。我们要选择确定收益的,万能、分红型产品不推荐。
4、持续性买养老金是为了保障晚年生活有保障,现金流要源源不断,必须是与生命等长,活多久领多久。
想象一下,60岁后,每个月醒来都有一笔钱自动打到我们的账户、下个月还有,并且一直有...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综上,在所有的金融工具中,要找到以上所有特性集一体的,只有保险。
小结:
在标准普尔资产配置中,保险属于第四象限的理财账户,要求是安全保本。
假如今天我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从郊区赶往机场,有两种交通方式可选;打车,有可能40分钟到达,也有可能堵车,错过航班;做地铁,匀速前进,一定能在两个小时内到达。养老保险就是后者,在开始的时候就知道,最后的目标一定能达成。
只要合理配置我们的资产,即便基金股票亏损,我们的养老金依然有保本稳健的底层防御资产。
四、哪些产品适合做养老规划?储蓄型保险有很多,不是所有都适合做养老规划。前面我也提到了,一定要选确定收益的产品类型,我们把范围就锁定在养老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上,今天着重讲年金险,增额终身寿在之前我专门写过文章了,在下面会附上链接。
养老年金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高领取-0现金价值型
这种产品的设置,从开始领取养老金之后,保单的现金价值立刻变为0,不能退保,其实是最符合养老金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杀鸡取卵,退掉保单的可能,比如子女不孝,逼着父母退保,或者自己老了犯糊涂,高价买保健品等等。
未来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都影响不了自己养老金的领取,这样的产品能够领取的金额较高,是最最纯粹的养老金。
如下面这款产品:

产品解读:该产品在开始领取养老金前,身故保险金和现金价值都比较高,开始领取养老金后,现价为0,人没了,受益人领取身故保险金。
注:计划书展示为按年领取,也可按月领取
2、次高领取型-低现金价值型
这种产品到年金领取日时,每年领取的金额比较高,同时还有一定的现价价值。

产品解读:开始领取养老金后,虽然计划书上显示身故保险金为0,实际上中途身故,保险公司还是会向养老金受益人一次性给付保证领取期间,保险公司应该给的年金总额和已经返还的年金差额。

举个例子吧,假设20年保证领取的总额是100万,身故前已经领取了20万,这个时候保险公司就一次性给付80万。
这款产品的优势在于缴费方式更为灵活,可以月缴,最长缴费时间可以选择30年。
小结:
商业养老险和社保的一个不同,就是身故保障方面。如果不幸身故,社保只能退还个人账户的余额,而商业养老险则会赔偿身故保额。
养老年金的本质,就是把现在钱留到未来花,今天我们有钱,也只是【存量】而已,退休后就是坐吃山空,但是我们在还有主动收入的今天,拿出一小部分给未来退休后没有收入的自己做一份养老金补充,这部分被动收入再小,也是【增量】,加上基础的养老。退休后生活质量和心态会大不相同。越早准备,交同样的保费,将来我们领的就越多。
五、养老年金适合哪些人购买?1、长寿者,家族有长寿基因,或者对自己健康非常自信。
2、女性,女性的人均寿命更长,如果与自己的配偶年龄相差教大,未来可能一个人生活的时间更长,更应该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多多考虑。
3、单身主义or丁克一族,没有子女的赡养,也能保证未来能够永远保持一份潇洒的生活态度。
4、稳健投资者,考虑利率波动,希望老年时能领取到确定的养老金
5、没有缴纳社保的群体,比如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全职太太等,相当于给自己存一份“社保养老金”。
6、高收入人群,退休后会面临的问题是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低,生活水平下降,提前补充一份商业养老金,维持将来的生活品质。
现代人的焦虑感,来自于生活中的太多不确定性。我们的一生,不一定会生病,但一定会变老。穿越时空,守护未来的自己,准备充足的养老金,让慢慢变老,也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
修改:brokersummer FROM 120.244.115.*
FROM 120.24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