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用最华丽的防守赢得了一场丑陋的比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提醒自己要
保持理性,所以这里的“丑陋”只是指比赛本身。
全场比赛并没有什么好复盘的东西,无非就是半场攻防战。要细说的话,可以仔细研究
一下国际米兰究竟是如何再次防守住哈维和梅西的,特别是在少一人、没有了第一回合
的前场紧逼和压迫、跑动量大大减少的情况下。当然,很多人会说,切断哈维的出球线
路、不让梅西突破,我是说每支球队都知道这些,但国际米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由于
昨晚实在太紧张,录像还没下下来,不能分析更多了。
就比赛的焦点,倒是可以说说我的看法。首先,这场比赛并不精彩,这在我第一回合的
日志里就说过了,上回合必然是本赛季欧洲赛场所有比赛的巅峰。但是,从攻防较量,
或者足球水平本身来讲,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正如2000年欧洲杯荷兰对意大利,防守
一方在开场30分钟便少一人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固若金汤,越防越有信心,进攻方如何久
攻不下越来越急躁?再拓展开去,如何破密集防守?这些都是只能从这样的比赛中才能
获得的可贵内容。当然,这场比赛的防守或许可以同十年前的一战相比,但戏剧性、防
守方的反击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是导致这一切的原因——那张红牌。从欧足联官网的赛后统计上看,莫塔是被红牌
直接罚下的。在曼联和拜仁的第二回合比赛统计中,可以看到拉菲尔的两黄一红,类似
还有拜仁打里昂首回合中的图拉朗,而莫塔是一黄一红,我只能认为Bleeckere的业务水
平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快速的对抗中,显然他把莫塔的伸手看成了肘击。有人说这种
情况很难看清,问题他是裁判,他不看清谁看清?至于说,如果是两黄罚下是否有争议
。我感觉第二张牌本身就是莫须有的,在裁判没看清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黄牌,警告可
以;但是有牌再给,就绝对是倾向性的问题了。对于布斯克茨本身,我没有太大的看法
。因为毕竟这是比赛,球员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用一切手段争取胜利都是合理的,并且每
个人都会这么做。然而,这个红牌彻底改变了整场比赛的进程,也让巴萨完全陷入阵地
战中。
接下来是比赛中的一系列误判,我的看法是裁判(包括主裁和边裁)业务水平的问题,
是没有办法的,也永远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就像第一回合中米利托的越位进球,本场
比赛的红牌、皮克的争议进球、凯塔的手球,只要不是黑哨,这都是无法避免的。无论
哪队获利哪队吃亏,只能是一个抱怨的理由,而不是辱骂对方的借口。你可能会说得了
便宜还卖乖,但在这么混乱的判罚、水平如此拙劣的裁判面前,想算清楚谁得利真的很
难。
最后争论的焦点是,十人防守换来的胜利是否可耻。首先,出现如此丑陋比赛的原因是
那张红牌,这是没有办法的。当然有人会说,十一打十一你们就敢攻了?坦诚的说,我
也不这么认为。但至少会有反击,也不会这么龟缩,至少不会如此丑陋。作为一名实用
主义和结果为导向的信奉者,我深以为足球和任何事情一样,就是胜利者的游戏。在规
则范围内怎么做都行,只要能取胜,没有先进和落后之说。这点上,我在六年前欧洲杯
希腊夺冠的日志里,已经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这不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但却是一场高水平的较量。主宰比赛结果的是双方的实力,但
主导比赛进程的是那张红牌。国际米兰用比赛结果证明了夏季引援的正确性,而这样卖
掉巨星的迅速重建往往只有在NBA中才能看见。穆里尼奥用自己的工作、努力和情感向人
们证明了自己。我不想说他的高傲和张狂,但对整支球队,我想到了马特拉齐在自传中
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的例子证明,用辛苦的劳动能够弥补天分的不足。齐达内进入了世界杯决赛,马特拉
齐也能踢同一场比赛,而且赢了。普遍看来这是不可能的。我知道自己的价值 是多少,
我只是个不错的球员,“天才”二字从来不属于我——因为完成每一个目标,我都要流
很多汗。
--
FROM 202.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