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困难之中,不断前进因为我们的饥饿感。——Marco Materazzi
马特拉齐6岁时,每天清晨六点爬起来,去为巴里附近一个球会的儿童比赛做巡边员。那些孩子说他没有前途,只能为他们举旗。
22岁前,他踢准业余的球赛,在丙级球队中踢球。22岁时进入当时的乙级队佩鲁贾队。
25岁那年,他转会去英超的埃弗顿队,因为那里给他的薪水是佩鲁贾的十倍,他刚买了房子,有了第一个儿子詹马可(Gianmarco)。埃弗顿的生涯对他而言是一次失败经历。他的住所条件不好,又受到队友们的教训,英国生活让他很不适应。他更不能适应英超的踢球风格,对球队非但没有贡献,反倒因为裁判的偏见吃到许多红黄牌。有一次冤枉吃红牌下场后,他委屈地坐在广告牌下仰面痛哭。
当然他也并不总这样象个孩子,他一直关照着同在苏超踢球的意大利球员加图索,这份友谊一直延续到米兰城,两人成了同城死敌的队员后,还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仅仅一年后,埃弗顿把他卖回了佩鲁贾。分期支付的转会费,还有50万英镑到今天埃弗顿也没收到。
当他举起大力神杯时,埃弗顿会后悔吗?对他而言,只有回到意大利这块土壤才有前途。他在佩鲁贾当上了队长,并成为佩鲁贾的最佳射手,创造了意甲后卫赛季进球的纪录。以这个骄人的战绩,2001年他入选国家队,同年转会去了意甲豪门国际米兰。
28岁才大器晚成的他,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相信这时,他父亲终于闭上了嘴,这是反击父亲的最好方法了。
然而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在经历了两个赛季后,他的状态开始下滑,发挥不稳定的缺点开始暴露,渐渐失去了主力位置,转会的传闻开始沸沸扬扬,他面临着职业球员不可避免的下坡路。
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比谁都顽强的马尔科·马特拉齐,能救他的只有他自己。于是有了世界杯上逆转乾坤的出色表现,他送给对手一个点球,自己扳平一个头球,罚进一个点球。最后,当胜利终于来临,队友们欢呼雀跃时,他躺在草坪上,一动也不能动。他在想什么呢?
他会想到国际米兰因此给了他一份可以终老的合同,还是会想到他在世界杯后会稳稳坐上国家队和国际米兰的主力位置?或者是想到几万人的齐声辱骂?想到父亲的话?还是想到六岁时清晨六点睁开眼,看到的晨曦?
也许他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在静静享受这份狂喜。达尼埃拉知道,“他付出太多,也承受太多了。”
当所有烟花都散尽,喧嚣已平息,世界杯夺冠的狂欢也结束后,在马尔代夫的海边,达尼埃拉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她让丈夫许个愿。
“我想要的,已经都有了。”那浑身刺青的男人平静地回答。
2006-11-18 16:41完稿。
--
FROM 159.226.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