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信息安全工程中心诚招本科实习生。实验室的信息安全研究在王选院士的亲切关怀下发展起来,从1999年启动网络安全研究,先后于2004年成立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获认定成为北京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多篇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论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已获授权30余项。获各类科技及人才奖多项。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国家重要部门和行业获得成功应用。
实验室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Android电子市场软件安全分析、P2P覆盖网安全、互联网安全威胁监测、软件安全确保(漏洞挖掘)。
Android电子市场软件安全分析——针对目前Android电子市场的软件的恶意行为,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等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查找可疑行为、检测隐私泄露等相关安全问题。
P2P覆盖网安全——针对P2P覆盖网安全脆弱性、网络运行安全、数据安全、信任与隐私保护、P2P恶意代码与P2P僵尸网络等安全问题,开展P2P覆盖网安全监测、分析、安全防护与增强。重点研究P2P覆盖网资源与行为监测、P2P覆盖网安全脆弱性与威胁、P2P恶意代码、P2P僵尸网络等。
互联网安全威胁监测——针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安全威胁,包括软件安全漏洞、恶意代码、僵尸网络等,研究并利用蜜罐技术、海量Web动态内容分析技术、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快速准确地发现各类威胁所造成的危害,监控影响范围,追踪传播渠道,报告安全态势,分析地下经济链,以助于改善互联网整体安全状况。重点研究僵尸网络监测技术、Web网页木马监测与追踪技术、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机理与监测技术、蜜网与蜜场关键技术及应用、安全态势分析与预警技术、安全威胁追踪溯源技术、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安全威胁监测支撑技术等。
软件安全确保(漏洞挖掘)——以软件脆弱性为核心,研究通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和移动终端等各类计算平台的软件脆弱性、攻击界面与攻击向量、安全后门、隐蔽信道、非授权行为等软件安全确保问题的发现、分析、度量与防护技术。重点研究面向安全的逆向工程、软件安全脆弱性分析、软件安全一致性校验 、隐蔽信道分析、软件漏洞经济与产业等。
实验室现招收本科实习生若干,有意向的同学请将个人简历(需包括学校、年级、专业、成绩及简单自我介绍等)发送至 list_internship[AT]sina.com,我们会尽快安排面试。
--
FROM 59.1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