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又把一个实习生惹哭了
01
http://www.xinchou.com.cn/page153?article_id=412
我又把一个实习生惹哭了。
并不是因为我强暴了她。
而是,我上厕所的时候,听到她在外面跟爸妈打电话,哭着说,来了公司三天,每天要下楼好几趟,去帮老板拿外卖。我上了四年本科,不是为了来拿外卖的……
我一边拉屎,一边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吃得太多,增加了实习生的工作量?
好吧,以后每天只吃五顿了。
我回办公室,把她叫过来,开启了话痨模式。
是时候告诉她一些职场生存法则了。
首先,不要在厕所附近说老板的坏话——影响老板拉屎,害得老板得痔疮可就不好了呀。
其次,如果你的老板坚持每天自己去拿外卖,你就赶紧辞职吧。
因为他连基本的职场分工都不懂。
我以前就是这样的傻逼老板。
那时候我刚开公司,从来不让实习生去拿外卖,并且每天亲自做饭,香辣蟹水煮鱼辣子鸡……把公司彻底变成私人餐馆,爽歪歪。
吃完饭我还抢着收拾,抢着洗碗,作为老板,我热情洋溢地干着煮饭阿姨的事儿。
因为我认为大家是绝对平等的,这些琐事我也可以做。
不到10个月,我的公司就倒闭了。
因为我没有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考虑公司的战略、让公司赚更多钱、让员工的前途更有保障。
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公司,大家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分工上要有所区别。
老板的时间就应该是最值钱的,不应该拿来做杂事;
所有的新人,就应该从杂事做起。
很多职场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不明白自己的位置,被安排做杂事,就会觉得万般委屈。
这种深感自己被大材小用的委屈,非常普遍。
因为他们一进公司就想干单大的,想证明自己有多牛逼,不屑于干杂事——问题是,让你上来就写公司的BP,制定2017年整体战略,你也没法做呀。
我说过了,员工的一大职责就是帮上级、帮老板省时间。
意识到这一点,把杂事视为你工作的一部分,你就不会那么委屈了。刘若英有一次被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问她,为什么你看上去总是很淡定,你从来不会有气急败坏的时候吗?
她说,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刘若英出道之前,是陈升的助理。
在唱片公司,她啥都要做,包括洗厕所。
她和另一个助理,轮流洗厕所,一个人一三五,另一个人二四六。
哦,忘了说,另一个助理叫金城武。
连金城武都可以扫厕所,你端个咖啡拿个外卖,是不是就很好接受了?
--
FROM 124.205.47.*
02
http://www.xinchou.com.cn/page153?article_id=412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委屈,是因为被上司骂了。
我听过最屌的例子,是在某个名人的工作室,一个实习生被老板骂了,愤而教老板做人。
当时的情况是,老板批评她的设计太土了,色彩不够强烈,没有辨识度,让她重新改。
她发飙了。
她说,“你为什么说话要这么难听这么直?这样很影响我的情绪!你明明可以说,你哪里哪里做得很棒,只需要修改一点点就完美了,这样我就会愉快地去修改了……”
老板也怒了,说,“我给你工资,不是让你来教我说话的艺术的。爱做做,不爱滚!”
实习生说,滚就滚。
于是她就走人了。
太屌了。
向她学习吧,只要你的银行卡余额高于2000万。
如果不是,那我来告诉你什么是职场。
在职场被骂是很正常的,上司说话直也是很正常的——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谁告诉你职场是温馨有爱的大家庭了?
大家在一起不是为了互相宠溺,搞什么爱的供养,而是为了创造价值,为公司赚更多的钱。
不要渴望公司给你温暖,给你工资本身就是温暖。
所以,被骂的时候,要收起你的玻璃心。
不要过度在意情绪本身,而是想想对方指出了你什么问题,赶紧去提高就好了。
职场新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东西,只有学到真本事,你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尤其是有时候,你周围还可能出现变态前辈,专门靠打击、嘲讽新人获得优越感,你就更要加倍努力了,将来你成长了,进步了,变得很牛逼,才能超越他们。
还有一些新人把职场当学校,总等着有人来教自己,帮自己划重点。老大,公司是发钱的,学校是要收费的好吗。
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来指导你。
你得主动去学。
怎么去学呢?
第一,你要随时随地观察,你身边的牛逼同事和领导是怎么做事的,然后梳理其中的规律。
你要去对比,你和他的思维模式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你学到了什么?
之前我带了一个实习生,她跟我同一个办公室,朝夕相处三个月,她说什么也没学到——除了大吃大喝。
我说,大吃大喝,也是很重要的人生体验呀。再说了,论自媒体,我一定是全宇宙——啊不,不能这么高调,只说是全中国吧——最专业的,没有之一。我每天都叨逼叨:标题要怎么取,文章要怎么开头,要怎么谋篇布局……如果这样你都学不到东西,只能说明你完全不走心。
第二,你不懂的东西,确定是百度查不到的,你就整理好要点,去找前辈或主管问。
我以前写过的,不要问开放式的问题,要问选择性的问题——给出A、B、C三个方案,问他哪一个好。
你交了方案,也可以主动去问他,你哪里做得不好,你可以去改进。干这些事情,比花时间去委屈,有价值多了。
--
FROM 124.205.47.*
03
http://www.xinchou.com.cn/page153?article_id=412
很多时候,职场是残酷的。
这里不看苦劳,只看功劳。
以前我也不懂这一点。
在报社实习的时候,有一次我被安排去采访打工子弟学校,在郊区。那是大冬天,我早上5点起床,转了好几趟公车,还要在很偏僻的地方走很长的山路,才赶到采访的学校。
在那待了一天,采访结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荒无人烟啊操。
然后我就发现自己被跟踪了。
那时候我比现在瘦30多斤,还是一个清秀的小姑娘,好怕自己被强奸啊(现在好多了,没有这个顾虑了),吓到不行,脑子里闪过了看过的所有恐怖片,预想到自己被分尸,被切成一片片……
就在这种恐怖的想象中,体育白痴的我,用尽了毕生的洪荒之力,一路狂奔。
心跳爆表了好吗。
幸好后来赶上了公车,才摆脱了跟踪。
接下来又惊魂未定地在路上折腾了3个多小时,才回到报社。
那天好死不死,我还来例假,痛经,好想死,但还是得写稿。
写了个通宵,撑到第二天早上,还改了两遍,有一段拿不准的,我还写了两个版本。
当时想起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说,问答题只要你写了就有分,你写多点,就会有同情分。
我想说,实习老师一定会感受到我的诚意的。
结果他看完稿子,没有一句表扬,全是骂。
说我写得太差了,完全没有摸清新闻特稿的思路和规则。
当时觉得委屈到不行,回家大哭。
现在回头想想,我真特么作。
在职场,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一个任务,一个人花了5小时,吃了很多苦,做到60分;
另一个人花了5分钟,轻轻松松,做到了80分。
你会给第一个人点赞,夸他棒吗?
你只会觉得他很傻逼。
不要再因为你付出了多少辛苦,而自我感动了,你要多花那么多力气去做一件事,只能说明你实力还不够。
弱者才喜欢用苦劳说话,强者只会用业绩说话,用作品说话。
其实,很多时候你的委屈,都源于你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也许你觉得自己特别悲惨,别人特别爽,只是因为你屏蔽了别人努力和辛酸的那一面。
每个位置都有苦逼的部分。
贵为王健林或者马爸爸,都有无数次想对谁竖中指的时候。
只是牛逼的人,不会沉溺于委屈,而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职场不相信什么眼泪。
别哭了,要哭回家哭。
更酷的姿态是,把所有的委屈咽回去,变成我们的斗志。
尼采说了,“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
--
FROM 124.205.47.*
04
http://www.xinchou.com.cn/page153?article_id=412
雷斯林:钱都给你咪蒙赚了,公司好不好关她一个实习生什么事
员工是人,又不是奴隶
你又不想给实习生分钱,又希望她像你一样为公司着想,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昨天咪蒙写了篇叫做《职场不相信眼泪》的文章,大意是作为员工应该吃苦耐劳,不该抱怨,甚至老板一天让你拿5次外卖都是应该的,如果你不这么做,那就赶紧辞职吧。
今天一早上起来,发现朋友圈里的老板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都在转,甚至还有人表示经理,领导已经把文章发到工作群里让大家学习。
忍不了,说几点常识。
1,要想实习生卖力,给她转正啊,给她股份啊
在文章的开头,咪蒙这样写道:
我又把一个实习生惹哭了。
并不是因为我强暴了她。
而是,我上厕所的时候,听到她在外面跟爸妈打电话,哭着说,来了公司三天,每天要下楼好几趟,去帮老板拿外卖。我上了四年本科,不是为了来拿外卖的……
我一边拉屎,一边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吃得太多,增加了实习生的工作量?
好吧,以后每天只吃五顿了。
我回办公室,把她叫过来,开启了话痨模式。
是时候告诉她一些职场生存法则了。
首先,不要在厕所附近说老板的坏话——影响老板拉屎,害得老板得痔疮可就不好了呀。
其次,如果你的老板坚持每天自己去拿外卖,你就赶紧辞职吧。
因为他连基本的职场分工都不懂。
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公司,大家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分工上要有所区别。
老板的时间就应该是最值钱的,不应该拿来做杂事;
所有的新人,就应该从杂事做起。
很多职场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不明白自己的位置,被安排做杂事,就会觉得万般委屈。
如果你经常关注咪蒙的公众号,会发现她的公司里全是实习生。既有她认为帅得人神共愤的小伙子(对不起我不喜欢鲜肉这种说法),也有曾经丑胖后面变白天鹅的妹子,有谈过八次恋爱情史坎坷的姑娘,也有永远不知道怎么讨好老板的员工。
实习过的同学都知道,实习生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廉价劳动力,往往是公司最没人权的一类人。不但奖金从来没有他们的,有时候就连团队一起出去旅游都没有实习生的份。
那么实习生来实习为了什么?还不是以为自己能学到些有用的技能。
比如那个因为不肯给你拿外卖就被喷的实习生,她来之前可能希望能从你咪蒙这里学点写作技巧,可能希望能在你这里学点新媒体知识,我想你当初为她划定的工作职责里肯定没有一天拿五次外卖这项。那你又凭什么要求她下去帮你拿外卖呢?
说好的分工在哪里?
你说你的时间宝贵,你对公司更重要这我都同意,但请你首先把你的实习生转正了,再给她点股份,这样公司的利益才会成为她的利益。如果她每天要去拿五次外卖,什么都学不到,你咪蒙的公司一年几千万全都到你口袋里了,关她一个小实习生什么事。
其实你不想自己拿外卖很简单,月薪6000去市场上专门招一个全职行政助理,这对一篇广告几十万的你不算任何经济负担。但你一边说着公司里有职业分工,一边希望省下这笔钱——因为公司招实习生不用交五险一金,开除实习生也不用给N+1补偿。
现在你钱也省了,你让别人拿外卖别人也去拿了。结果她现在悄悄向父母哭诉你还不允许,还写一篇几千字的长文,发在自己几百万粉的大号上用来骂她。这吃相就有点太难看了。
合着只有你赚钱省钱的诉求才是诉求,别人实习生的诉求就不叫诉求。
都说咪蒙文章里的例子都是编造出来的,这次我还真希望你文中的这个实习生是你编造出来的。
2,资本家总是诱骗劳动工人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却从来没想过要和劳动工人分配他们应得的利益,这是最坏的
其实也不只咪蒙,几乎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拿得少,干得多,他们就喜欢《职场不相信眼泪》这样的文章,希望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当畜生使,都忠诚,好让他们赚更多的钱,过得更舒服。
所以上海某大型游戏公司推出了九九六常态计划,就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而且都还不算加班。
所以互联网企业频频传出把人加班至死的新闻,就这样,老板还嫌员工没有狼性,从狼变成了一群小狗。
所以某大型O2O企业更爱用家境贫困,不赚钱就不行的外地员工,因为这些人只要给他们很少的工资和福利,他们就会感激涕零,卖力工作,从不辞职。无论怎么剥削都不会辞职,因为没有工作他们就必须滚回老家。
当这位老板在新闻上夸耀说这是他把公司做大的秘诀时,我们终于认清这些老板,从来都不是自己人。
他们嘴上说着要员工全都为公司着想,和公司共进退。却从来不肯开高哪怕一点点工资,分哪怕一点点股份。之前上海有个已经开始破产清算的企业,一边是做实事的员工拿着5000一个月的工资累死累活,一边是老板花200万装修自己的办公室——关键这钱还不是老板自己的。
资本家总是诱骗劳动工人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却从来没想过要和劳动工人分配他们应得的利益,这是最坏的。
一个事实是,虽然老板希望每个员工都自觉忠诚,但员工在合适的时候跳槽去别的公司,往往能得到比待在原公司多一倍甚至两倍的薪水。反而一直忠诚的员工会发现自己头上永远有空降兵阻挡自己前进。
还有一个事实是,每个啥也不给就希望你给公司做牛做马谈情怀的领导,最后抛弃你也都抛弃地最快。因为他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从没考虑为你付出点什么。
3,工人别从资本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不认。
最后再扯远一点。
“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工人得到的工资。”
小时候曾经装逼试着读过《资本论》,在看到剩余价值理论时非常困惑。因为马克思表示资本家就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才得以生存,罪大恶极。但我却觉得这没什么可奇怪的。
毕竟如果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怎么赚钱,他是开公司的又不是做慈善的。公司追求的是利润,如果没有这个“剩余价值”,那被剥削的不就是资本家了吗?这有什么罪大恶极的,这是人之常情啊。
后来再回忆起当年的想法,总要摇摇头嘲笑自己的无知——工人剥削资本家,亏当初的我想得出来。如果有哪个资本家觉得自己被剥削了,欢迎加入工人阵营,工人阵营的大门为你常打开。
如果回到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会发现那会儿既没有工会,也没有法律真的保护工人的权利,一切都只靠老板自觉。所以当然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双休日,没有法定节假日。工人从早干到晚,工厂里充满了被压榨到畸形的童工。
在一份描述童工的文献中,这样写道: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资本家购买未成年人的劳动力,把童工变成单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使儿童的身心备受摧残,智力荒废。儿童在工资极低、劳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从事沉重、有害 健康的劳动,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智力衰退,而且发育畸形、不少人甚至断送了幼小的生命。马克思说:“不列颠工业象吸血鬼一样,只有靠吮吸人血── 并且是吮吸儿童的血──才能生存。
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有钱,有地,有资源,甚至有枪有军队。而那时一无所有的工人又凭什么去剥削资本家,只能卑躬屈膝,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一点点生存的权利——而资本家们则可以为所欲为,竭尽全力地压榨工人不多的价值。
当然我们可以从两种立场解读这件事。
一个是资本家视角:工业革命前你们这些农民被领主剥削时过得比现在还要惨。我给你们工人提供工作的场所,把原来我应该得到的一部分财富让给你们。现在你们提高了生活水平,反而还怪我剥削你们,如此贪得无厌,简直该死。
还有一个是工人视角:我们可以通过各类运动争取自己的权利,如果不抗争,我们就永远过着这种猪狗不如的生活。如果抗争,那我们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可能是平等,富足,安居乐业的生活。
两个视角都有道理,不过是在为自己所在阶级争取利益罢了,可偏偏就有些工人喜欢在精神上装作资本家,尽说些资本家也不容易的话。每天说他们比随意处置我们的封建领主好多了,我们应该体谅他们。你们这些工人,自己不努力工作,养不活自己,居然怪罪环境,活该在社会底层,简直该死。
很难相像一个每天工作16个小时能吃饱饭的工人嘲笑每天工作18个小时吃不饱饭的人是社会底层是一种什么情形。他们甚至可能还觉得是罢工的工人剥削了自己,或者说那些罢工的工人剥削了资本家。所以在别的一些无产阶级者走上街头时,他们和资本家一起攻击工人。
可惜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实发生过的事实。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事实上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福利背后,可都流淌着无数弱小的无产者的血。
他们游行,上街,罢工,示威,不向强大屈服。几个世纪的工人运动,终于逼迫既得利益团体放弃掉手中一些利益,把它们让渡给工人阶级。于是我们每天只用工作八小时,妇女有产假,儿童不用工作,周末可以休息两天,工人的工资也大幅度提高。这时那些假装自己是资本家的工人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虽然现在工人受到种种法律的保护,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也别忘了,底层员工虽然弱势,但手中的武器一直没有消失。
别被资本家忽悠了,没有股份,公司永远都不是你的。
当你还是个工人的时候,就该用工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精神上把自己当成资本家没用,他们不认。
--
FROM 124.2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