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周发的那篇, 但是连贯性不是那么强,我觉得flash版本里的那两段说化工公司招人要求的更有意思些。
============以下为转载啦============
上期周三访谈录《威廉的Offer》中小威童鞋和我们说起他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在500强化工企业的IT部门任职,不过面试的时候,他可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实习经历的光和热。今天的《实习篇》 就是具体说说他的3份实习让他分别学到了什么?他又用哪些事情证明这些能力?
1. Booz Allen
做任何工作,最重要的power是什么,就是信息。咨询为什么能在各行各业中处于一个很高的地位,就是因为它掌握着很多的信息,就需要很多entry level的人来帮它处理信息,这些人又找到一批level更低的人来处理这批数据,也就是PTA。咨询公司要不购买data,要不让PTA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获取data。比如当时我们为法国一个生产水龙头的企业搜集中国市场信息,我们帮它在宜山路那边做市场调查。客户之先会告诉我们他们需要获得哪些数据,主要就是水龙头市场的dominant player, 各个品牌的market share之类的。我们不仅要看,还要和老板聊,套他们的话,所以为了PPT上面的一个data,我们可能要忙活半天。做consulting的好处,就是你可以了解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比如competitor, customer……还有很多我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它的那种thinking method是很好的。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那些data,因为无论是一个五百强的大公司,还是一个小馄饨店,它都要去了解这些信息,真正重要的是logic thinking的过程,也就是case study当中的framework。在Booz Allen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做PPT,是很professional的那种。你会发现,PPT做得好,不是动画做得炫,而是可以step by step地讲述一个故事,并带领别人理解你的故事,所以logic是很重要的。还有excel的很多高级用法也是那个时候学会的。我现在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这些skill。 Booz Allen还给了我很多其他的学习机会,那个时候买了很多战略方面的书看,比如竞争战略,以及Porter的书。这些对我的strategic thinking, logic的培养和对不同Industry的理解都蛮有帮助的。
2. 马凯投行
尽管在Booz Allen和马凯都是搜集信息,不同点在于Booz Allen是偏重搜集Industry方面的信息,在马凯是偏重venture capital方面的信息,两块都是必须的。可惜我现在不做这个了,很多东西都忘了,但是基本的思路方法还是记得的,比如你跟这个圈子里的人说话应该采用怎样的一种逻辑,这个和Industry是很不同的。
3. Intel
INTEL是一个做芯片的公司,为什么它所有的广告都是以电脑为载体的呢。因为它想留给你一个印象,那就是INTEL是在不断追求创新,致力于改变生活的。我当时实习的那个部门就是把公司里面的innovation ideas收集起来,以便资源共享。我们有一个网站,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任何creative idea上传上去。对一个芯片公司来说,这个部门是很虚的,但是在里面做实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IT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INTEL会描绘出一幅图景来,其他enterprise 的IT部门就会来参与构建这个图景。比如我们开发出某个产品,将它运用于公司的生产,为公司创造效益。我在面试的时候,也会跟面试官们这么讲,他们就觉得我对enterprise IT很有热情,很适合这个职位。
4. 怎么过公司关:
- 面Industry应该说哪段经历?
- 面consulting说哪段经历?
- 我们公司的OQ简历如何筛选?
- 化工企业的sales & marketing招本科生么?
http://qiaobutang.com/talks/1026本文所有权归乔布堂周三访谈录所有, 访谈内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谢绝断章取义, 转载务必贴原文链接:
http://qiaobutang.com/talks/1026乔布堂周三访谈录邀请知名公司, 尤其是跨国公司和500强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的资深人士, 招聘经理和人力资源专家, 一起谈:
* 怎么样进行职业决策 * 怎么样做好求职准备 * 怎么样了解职业信息 * 怎么样获得职业发展
《乔布堂周三访谈录》不奢望能解决读者的所有的问题。我们全部的努力,只是希冀,总有一段话,会为你挖掘一个新的深度或者拓展一个新的角度,那个时候相信你会在心里对我们的访谈嘉宾说一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FROM 124.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