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市场部首先要知道做市场人的4个基本要素,这不是我总结的,是睿的总结。他在大二自己成立了自行车协会,大三参加欧莱雅商业大赛闯入决赛,他个人强调做marketing看重以下四点:
- Passion
- Curiosity
- Analytical Capability
- Creativity
三年前,求职大战还未打响时,睿就曾按着这四点一一自我剖析,确定自己是否match。他说,等到面试时就会发现HR的很多问题都是围绕这些。在《市场人的必修课》
http://www.qiaobutang.com/talks/1028
里,睿详细的说明了四点可以怎么体现。
目前已知进入欧莱雅市场部的方法有3种:
第1种:参加欧莱雅举办的各种比赛,并且获奖。
——你肯定心里暗骂:我去,老子能获奖是个公司都进了!
据相关报道,自2000年以来,欧莱雅全球 22%的管理培训生来自校园市场策划大赛的参赛者,这个比例在中国更是达到了近 30%,睿也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参加比赛的同时也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的过程。睿在他的“自我发现之旅”
(
http://www.qiaobutang.com/talks/1027 )里,第三步就是商业大赛。
“这是很大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为什么后来决定做跟自己专业无关的marketing,基本上源于这个比赛。” 睿说,参加比赛,并不是说一定要得奖去给简历添彩。参加比赛,没有pass,很正常,毕竟只是game,但重要的是通过比赛了解自己。有人可能会因为参与其中而发现自己不适合marketing;也有人可能输了,但还是很喜欢marketing。那对于后者,通过比赛至少可以知道哪里不足,知道哪方面还需弥补。多去尝试这种机会。现在,不少公司都在学校里做比赛,办workshop,这些活动多参加,可以更好了解行业,了解公司。
第2种:争取各种各样欧莱雅内部的实习机会,然后用心留下来。
当然这种机会不会捧着送给你,虽说欧莱雅在重视物色和筛选自己未来的领导人上不遗余力,和全球60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但她仍然不会平白无故让你去实习——但你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兼职机会——如果你喜欢化妆品行业,如果你梦想做市场,不遗余力的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吧,然后把欧莱雅人当做你的家人一样时时联络着。
怎么获得这些机会呢?丹尼尔的经验(
http://qiaobutang.com/talks/1013 )是:“找工作是很需要朋友的!每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至少有100个同学。说不定这些人当中,已经有人工作的比较好了。他们中也许有人能给我们些求职指导,有人能为我们寻求个实习生机会,甚至有人能向公司推荐我们。你有没有去用过这些资源呢?还有我们的长辈。不要以为他们老是说教。很多时候,他们也有很好的实习和就业的机会给我们。”
怎么留下来呢?丹尼尔实习第一天,老板说让他做品牌的CRM,但是他一头雾水,不知道CRM是什么。老板解释的很具体,他说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就是让客人在买完东西后填一份顾客资料单,资料里记录客人的信息和他的购买情况。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购买了什么东西。下次有新产品时就知道可以推荐给什么样的人。于是丹尼尔初步理解的CRM就是填写客户资料单。后来他单凭填写客户资料单一项的成就,得到老板赏识,虽然没有成功走入“管理培训生”的队伍,但通过社会招聘的HeadCount继续他在市场部的工作(
http://qiaobutang.com/talks/1014 )。
第3种:每年10月份开始,欧莱雅公司会发出招聘信息,在各大高校招收管理培训生,通过网申获得面试机会。
这种方法很适合那些简历上有知名学府Title,有学生会主席、团委书记、社团创始人Title的人去申请,因为网申的淘汰率就会高达800:1。如果你有信心和运气通过网申和简历筛选,可以多看看欧莱雅前辈们的面经
(
http://qiaobutang.com/exps/search?query=%E6%AC%A7%E8%8E%B1%E9%9B%85 )。
网申可能是大多数人会唾弃但依然使用的方法,它虽然成效低但简单;而前2种方法,同样很土很庸俗,大多数人能想到,但不能坚持下去,或者不知道怎么坚持。丹尼尔和睿可以做为你的榜样,请无情参考之。
--
FROM 124.7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