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为拿OFFER奔波,晚上抽点时间清理一下那些难忘的日子。
和很多过来人的朋友一样,训练营回来后大家都在想办法怎样增加求职竞争力。因为面临求职,所以也是动用了身边几乎所有的资源,表哥一好朋友在中信,我一再纠缠下他只好答应帮忙推荐去中信证券实习。由于不是通过正式途径进入,尽管表哥朋友同意尽力帮自己争取机会,但是还必须经过人事部的面试。
为了这次面试,在学校准备一直持续到大年30,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了投资银行的理论与事务、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投资环境等等,当除夕的晚上坐火车回武汉时还憧憬在未来投行实习的美好想象中。
在家呆了两天,因为实在是担心面试出问题,所以大年初四就从家里出发了。来到学校继续准备,也期待面试日子的到来。当表哥朋友终于通知去京城大厦面试时,前两天把简历、西装等等都做了仔细的准备。那天早上来到京层大厦43层,真有一种生命达到颠峰的感觉,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
面试开始,在会客室等了几分钟之后,表哥朋友和另外一人事部的大佬一起过来了,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表哥朋友一进来就解释说由于实习过程可能会涉及到公司的一些秘密,所以人事部规定不管是正式实习还是临时实习都必须经过人事部的同意,他吩咐我给人事部的同事兑份简历,并简要做自我介绍。由于表哥朋友在上次交谈时告诉我实习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和更新行业数据,所以对统计的要求比较高。于是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项目经历告诉他们我的统计能力很强,尽管人事部的同事一直低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从他们不断点头可以发现他对我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介绍完之后他突然问,你本科是拿的法学学位,怎么现在突然对统计感兴趣呢?表哥朋友帮忙解释了一下,他说我本科学的是社会学专业,需要培养统计分析能力,同事点点头,我接着表哥朋友继续讲自己以前做统计分析非常优秀的一些经历,并且把自己的一些发表的统计分析报告递给他,他的反应让我有点崩溃:他说证券分析行业没有什么复杂深奥的东西,基本上是用EXCEL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关键是要熟练,不出细节性错误,这些复杂模型都是糊弄人的。我就马上我自己能熟练运用EXCEL做晌午报表,按照以前表哥朋友跟自己吩咐的,EXCEL里一些主要函数的运用等等,还列举了一些函数的格式证明自己对EXCEL是很熟练的。
从人事部同事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我的统计还是基本放心的,他吩咐我写一份实习申请,并交代了一下实习的补贴、餐补等方面的问题,还跟我说现在正式实习实在是不容易,现在公司连5月份的实习都排满了,要进新人实在是不容易,希望倍加珍惜实习机会。当时我认为面试到此结束了。没想到他突然问起我什么时候毕业,我说今年月,他说那你不是今年要找工作?我说是。他怀疑说那你能用心实习吗?我说保证可以。他说如果面试时间和实习时间冲突怎么办,我就傻傻的问了一句,能不能请假。他说经理可能会比较尴尬,没面子。我倒!
当时我感觉自己全身在冒汗。一波还没平息,一波又起。他突然和我问起金融和股票方面的事情来。我和他说我以前学过证券投资分析、金融数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等,接着他问我有没有炒股,我没有正面回答,我跟他介绍了一些股票的基本概念,什么每股收益率啊,市盈率啊,他似乎觉得我讲的不是行话,就随便将了几个概念,PE啊,EPS啊等等,我插了一句,是私募基金吗?他没有回答,接着问了股票定价的两种方法,相对定价法和绝对定价法;他根据什么指标的什么趋势去判断一支股票是否值得投资,当时我感觉这个问题太大,我就说这个问题很大,涉及的面比较多,自我感觉回答太含糊。。。。。。,这一连串的追问,我感觉我的思维已经有点乱了,最后一个问题是致命的,他说我可能统计可能很好,但是对行业数据不了解,对于数据库里的一些基本指标的数值可能缺乏基本常识。然后他说他们先讨论一下再等通知。
出中信的时候,我大致已经知道自己的这次面试可能是以失败告终,后来表哥朋友和我沟通的时候,他说我面试的时候犯了一些基本的错误,显示出自己对证券业缺乏基本了解,。
他说他们讨论的时候倒不是非常在意我回答问题有多正确,但是回答问题的方式很重要,比如说PE的事情,本来在行业里是指市盈率的意思,我自己不是特别清楚却突然冒出一个“私募基金”;另外还有就是对于自己回答不是特别有把握的问题可以说自己可以虚心向大家请教,但是我整个面试的过程似乎是显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够谦虚;另外可能也确实是自己准备得还不够,把准备的重点放在自己的优势上,而对证券市场的准备不够。。。。。。
现在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尽管自己也已经经历了一些面试也拿了一些OFFER,但我感觉与中信失之交臂却是难以忘怀的遗憾,得出的结论只有一点,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对于没有准备好的人,馅饼即便是掉在自己眼前,我们可能也会被砸了。。。。。。
转自:过来人战友圈
http://sns.glr.cn --
FROM 1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