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有名的祭,平安时代为了疫病退散,传说用 66刀举行仪式驱邪。
仪式流传下来,每年盛夏的 7月在京都市分阶段举行。
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每年吸引百万观众,包括很多外国观光客。
整个7月份有各类神事,主要关注 7月17日的前祭、7月26日的后祭。
前祭分为两块:
1 八坂神社门前举行三基神輿的 神幸祭
2 神輿渡御,各町沿着街道的山鉾巡行,御祭神随行巡视
各町通过绚丽的山鉾吸引恶灵出来,集中到街道,
八坂神社的御祭神出来把恶灵们送出京都。
山鉾是迎接御祭神的先导,最顶部的尖刀、松、前祭先锋的长刀鉾的 稚儿,
都是御祭神的依代,神会附在上面。
稚儿 8、9岁,2025年祇園祭的稚儿 8岁,小学3年级;旁边两个 10岁。
山鉾分为山、鉾两类,大的重量超过 10吨,车轮高约 2米,拐弯时很费时。
顶部带有刀等金属的是鉾,顶部是松之类装饰的是山。
绚丽多彩的山鉾被称为 移动的美术馆。
四周带有毯、刺绣,有花草、人物、动物等图案,也有欧米文化的图案。
有些图案的下绘,来自 伊藤若冲 等著名画家。
饰物的 3-4割是江户时代的京都豪商们从 Korea、China、印度、中东、欧洲各地购入。
多是 19-20世纪前期的原件、近些年重新复元的,还有个别 17、18世纪的宝贝。
山鉾表达的往往是古代的神话、传说。
比如,前后祭共 34基山鉾,其中 7基的主题来自 China 古代传说。
还有一些山鉾虽不是 China 文化主题,
四周的饰物的图案是描绘 China 古代社会文化,明代最多。
--
修改:histospring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