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w其实也不少了,两个一线大厂应届批发价
大部分研发岗位基本上都是走两个路线:
走量:水平差不多就行,雇佣看性价比。
两个应届价格,就得干出两个应届的产出。
现在小朋友水平都不错,一线大厂应届基本上都是上来能干活的。
而事实上普通人很难干出两个应届生的产出。
所以很多人卡在了35岁,40-50w就拉到了,之后性价比太低
重质:需要能他人之所不能,价格可以给的很高,至少几百万并不困难,这个方向完全不看年纪。
可以走架构师路线,一个人规避掉大量研发风险。
研发部门经常出现投入10个人干一年,上市一看白干了的情况。
如果有人可以规避这些风险,拿10个人工资并不多。
也可以走创新路线,也可以走技术领先路线。
当然了,忽悠傻子路线也有可能,毕竟现在it缺口不小
【 在 Xjt 的大作中提到: 】
: 擦,那太少了……这么说这条路走不通啊
: :
--
FROM 221.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