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6日,扬州已经进行了10轮核酸检测。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一年多来,国内首个进行10轮筛查的城市。
“扬州这次几乎把能踩的雷都踩了。老年病例,基本都是早上买菜、下午打麻将、晚上接孙子,没有一个是人员不密集的,想想都后怕。”南京某高校学生胡琦(化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胡琦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在南京禄口机场检出阳性感染者的第二天,7月21日,他改签了当天早上的高铁赶回扬州老家。没成想,16天后,扬州的确诊病例数反超南京。
扬州疫情的起点是一位64岁的老太毛某宁,她也是在7月21日从南京乘大巴来到扬州姐姐家的。等她因发热就诊、并在7月28日检出核酸阳性时,其足迹已遍布棋牌室、农贸市场、饭店……
“哪怕是我感染了,最多传染我们一家,如果是有工作的,单位也能查到。没想到这次是一个无业的,还瞒报,社区也查不到她。”胡琦正封控在家,他从未想到疫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2020年初新冠初现时,扬州全市也只确诊了23例。
截至8月16日24时,扬州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555例,比南京的两倍还多,占江苏全省近七成。在棋牌室感染者“爆雷”后,核酸检测点发生超级传播、两家医院工作人员确诊、社区散发病例半月不绝……其间,扬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扬州、南京累计本土确诊病例数对比图,数据来自江苏、扬州、南京卫健委。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实习生 瞿晋均核酸检测点至少造成58人感染,两家医院工作人员确诊毛某宁及其姐姐毛某亚于7月28日确诊后,扬州市随即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棋牌室感染者“暴雷”。
事实上,另一起聚集性传播正在核酸检测点上演。
7月29日,在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检测点,广陵区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某成了超级传播者。澎湃新闻据病例轨迹统计,截至8月11日24时,两周内,在检测点现场被王某传染的密接者达到37人,其中3人为检测点工作人员,34人为参加采样的居民。
王某直至8月1日才确诊,之后,王某的密接感染者开始浮出水面。8月8日,湾头镇联合村由中风险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发布的《关于对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问责的通报》披露了检测点感染事件详情。
通报显示,7月29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某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而扬州不规范的检测点不止联合村一个,在其他检测点,曾有黄码人员排进检测队伍中。
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发布的另一则通报提到,三盛广场核酸检测点现场志愿者较少,等待区“一米线”执行不严格,群众排队较长,一名苏康码为黄码人员排到队列中,在队伍中间查验点才被发现。
此外,通报还提到,石桥党群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登记处设置不合理、外围队伍管理不到位、排队距离较近,造成人群聚集。
检测点工作人员确诊也并非个例。
158号确诊病例的轨迹显示,这位46岁的男性在第一轮核酸检测期间曾在两个检测点工作,分别是宝带新村南门核酸检测点、荷园丽都北广场核酸检测点,工作时间为7月29日-31日,工作期间均全程佩戴口罩。
第二轮核酸检测期间,他又去了第三个检测点工作——宝带新村西门核酸检测点,工作时间为8月1日-2日,其间全程佩戴口罩。
8月3日下午,他去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检出阳性,随后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核酸检测是筛查社区散发病例的重要手段,但因人群聚集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仅以湾头镇联合村王某传播链为例,在7月29日晚核酸检测点感染发生后,截至8月11日24时,2周内,王某在检测点传染的密接者及这些密接的多级密接,共计58人感染,发生了4代传播,这58人占到了当时扬州病例总数的12%。
扬州市邗江区吉安路体育休闲公园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图。受访者供图王某传播链还延伸到了医院。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发生院内感染,3名发热门诊医生确诊。三人病例号为465号、466号、467号,其中后两人为前一人(465号)的密接,三人都曾住在单位宿舍,而465号医生是湾头镇王某的次密接。
病例轨迹显示,8月3日-9日,3名医生都曾在单位上班,其间,至少4人去该院发热门诊就诊数日后,查出新冠阳性。
确诊病例488号、498号、510号、540号都是此种情况,他们均在8月6日-7日间去该院发热门诊就诊,后在8月11日-13日检出新冠阳性。此外,488号还有一位密接者514号病例确诊,两人的轨迹交集即是8月6日晚去过该院发热门诊。
此外,苏北人民医院也有工作人员确诊。
病例轨迹显示,确诊病例345号曾在7月28日-8月5日、8月7日在南通西路98号上班,并于8月8日检出新冠阳性,随后确诊。而南通西路98号正是苏北人民医院院址。
筛查17天,仍有社区散发病例
从7月28日报告病例以来,截至8月16日,扬州连续进行了10轮核酸检测。
大规模检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找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曾专门撰文道:“从‘找漏’的效果看,社区筛查查出的阳性样本越多,说明全员检测越有用。但如果真是这样了,说明疫情散发的风险很大,会给疫情的走向发出一个危险的信号。”
某种程度上,南京、扬州的大规模检测结果正反映出疫情的两种走向。
如下图所示,从两地疫情发展来看,南京疫情在前期经历了明显的日新增高峰期,之后很快下降至日新增个位数,并逐步实现“零新增”;而扬州疫情则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增长期,曾连续14天(8月1日到8月14日)保持20例以上的单日新增速度。
扬州、南京疫情每日新增本土病例发展态势,数据来自江苏、扬州、南京卫健委。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实习生 瞿晋均两地核酸检测频次及结果与疫情发展紧密交织。南京共进行了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前三轮的规模均在八九百万人,第四轮起收窄至578.9万人,第六轮则不到300万人。
8月11日,在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鲍倡俊解读道,南京市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只在前三轮共筛查出社会面散发病例14人,第四轮至第六轮检出的阳性均发生在集中或者居家隔离点,没有在社会面检测到散发病例。
据此,南京的大规模检测止于六轮。
同期,8月12日,扬州已进入第七轮核酸筛查。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说明,扬州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对象不包括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就是说,筛查出的阳性病例主要是社区散发病例。
据“扬州发布”消息,在扬州此前的六轮检测中,前两轮发现阳性感染者26人,平均每轮13人;第三轮筛查出阳性感染者13人,第四轮未通报具体阳性人数,第五轮筛查出阳性25人,比第三轮近乎翻倍增长;第六轮已检出2例,似乎是个好消息,然而第七轮又筛查出4例。
从7月28日报告病例起,至8月13日第七轮筛查结束,17天过去,扬州仍有社区散发病例。对比而言,南京前三轮检测的起始时间为7月21日至7月31日,10天后,已无散发病例。
社区传播持续,让扬州疫情一直难以见底。
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赴扬州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报道提到,当前,扬州市疫情处于集中暴发期,出现社区、家庭广泛传播,底数还不是很清楚,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孙春兰强调,对中高风险社区要严格封闭管理,确保社区人员足不出户,避免交叉感染等。
事实上,扬州的社区管控政策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5次提级。
7月31日起,扬州市主城区(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所在单元的居民实施集中隔离;封闭区域内居民“足不出户”。
8月3日零时起,扬州对主城区除封闭小区(自然村)外的所有小区(自然村)实施封控管理:封控管理小区(自然村)只保留一个出入口,每户每天限一人凭证出入。
8月8日,社区管控再度强化,封控管理小区每户每3-5天限一人凭出入证,封闭管理小区严格实行“足不出户”。
8月11日,社区管控划出“黄区”:扬州在患者相对集中区域设置了六片“疫情重点管控区”,要求区内封控管理小区居民不得离开所在小区,非必要不出户;封闭管理小区居民严格执行“足不出户”。
8月13日,“疫情重点管控区”再度强化管控,区域内的封闭、封控管理小区均严格执行“足不出户”。
连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倒逼扬州社区管控步步紧追。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发布的一则关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通报,反映了社区管控屡次提级背后的执行“弱脚”。
通报称,广陵区湾头镇广福花园小区封闭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小区内居民随意下楼,自由走动,甚至有居民擅自外出购物,“足不出户”沦为空谈。
--
FROM 36.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