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目—马兜铃科(上)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胡椒目
马兜铃科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共有8属大约400种,属于胡椒目,模式属为马兜铃属。
马兜铃科属于被子植物木兰类植物,以前单独分为马兜铃目,现在新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胡椒目。马兜铃科植物大部分是多年生植物,有草本、灌木和藤本。
叶为单叶,互生,叶形为心形,有叶柄,无托叶,叶缘通常为全缘。花腋生,由叶腋长出,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
大部分马兜铃科植物含有马兜铃酸,微量服用就会大幅提高上泌尿系统(包含肾脏)癌症的可能性、较为多量、长期的服用则会造成不可逆、不可停止的肾衰竭;是华人及巴尔干半岛居民洗肾或腹膜透析的重要原因。
1.植物学史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Juss.)建立于1789年,模式属为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L.)。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Takhtajan)将马兜铃科列于木兰亚纲木兰超目马兜铃目。
该科的演化关系各学者有不同见解,综合起来有两种意见:①以恩格勒(A. Engler)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该科(包括马兜铃目的其他各科)是属于较进化的分类群,是从蔷薇目(Rosales Bercht. & J. Presl)演化而来的。②以哈钦松(J. Hutchinson)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该科是较原始的分类群,如代表该科较原始的马蹄香属(Saruma Oliv.):草本、花辐射对称、具花瓣、心皮离生、2轮雄蕊、花粉粒单槽、叶的气孔无副卫细胞等,它与毛莨目(Ranales Juss.)很接近,而代表本科较进化的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L.)与防己科(Menispermaceae Juss.)的茎均具有宽阔的木射线,因此,认为该科是以防己科作为通道,从小檗科(Berberidaceae Juss.)演化而来的。这个观点得到较多学者的赞同。
2.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
草质或木质藤本、灌木或多年生草本,稀乔木;根、茎和叶常有油细胞。单叶、互生,具柄,叶片全缘或3-5裂,基部常心形,无托叶。
花两性,有花梗,单生、簇生或排成总状、聚伞状或伞房花序,顶生、腋生或生于老茎上,花色通常艳丽而有腐肉臭味;花被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瓣状,1轮,稀2轮,花被管钟状、瓶状、管状、球状或其他形状;檐部圆盘状、壶状或圆柱状,具整齐或不整齐3裂,或为向一侧延伸成1-2舌片,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6至多数,1或2轮;花丝短,离生或与花柱、药隔合生成合蕊柱;花药2室,平行,外向纵裂;子房下位,稀半下位或上位,4-6室或为不完全的子房室,稀心皮离生或仅基部合生;花柱短而粗厚,离生或合生而顶端3-6裂;胚珠每室多颗,倒生,常1-2行叠置,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内侵。蒴果蓇葖果状、长角果状或为浆果状;种子多数,常藏于内果皮中,通常长圆状倒卵形、倒圆锥形、椭圆形、钝三棱形,扁平或背面凸而腹面凹入,种皮脆骨质或稍坚硬,平滑、具皱纹或疣状突起,种脊海绵状增厚或翅状,胚乳丰富,胚小。
马兜铃科植物花粉粒无萌发孔,稀单槽,表面网状或负网状,粗糙或具颗粒状突起。
(2)内部结构
马兜铃科植物茎维管束多数,外韧型,最主要特征是髓射线明显,初生射线宽而长,次生射线较窄而短,使维管束相互分离形成特异的形状(马兜铃式结构)。叶表皮上的毛茸多单列;角质层常具颗粒,上表皮或下表皮有乳突,气孔不定式。草酸钙结晶较常见,为小方晶、针晶或簇晶,分泌细胞存在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
3.产地生境
马兜铃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南美洲较多,温带地区少数。中国除华北和西北干旱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其中马蹄香属(Saruma Oliv.)为中国特有属。马兜铃科植物基本上者是低矮的藤状植物,喜欢生长在炎热的环境中。
4.主要价值
马兜铃科大多数种类如细辛、金耳环、杜衡、马兜铃、广防己、马蹄香等均为常用的中药。马兜铃属植物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酮、马兜铃碱等成分,此外,尚有青木香酸(debilic acid)、季铵生物碱、木兰碱(magnoflarine)和轮环藤碱(cyclanoline)等,其中有些成分有降血压作用。细辛属多数种类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酸(methylengenol)、黄樟油脑(safrole)、细辛酮(asarylkelon)等,用于香料制造和作防腐药,另外还有沈香酸(linalool)、大屯细辛酮(asatone)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生物碱。该科植物中也有用作盆栽及棚架的观赏植物。
5.下属亚科
马兜铃亚科(Aristolochioideae)
细辛亚科(Asaroideae)
鞭寄生亚科(Hydnoroideae)
囊粉花亚科(Lactoridoideae)
6.马兜铃亚科
下属:
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
线果兜铃属 Thottea
(1)马兜铃属
马兜铃属(学名:Aristolochia)是马兜铃科下的一种草质或木质藤本稀亚灌木或小乔木,常具有块状根,一花左右对称,腋生、单生或成束或排成短的总状花序;花被管状、弯曲,上部成一舌片或3浅裂;一般有6个雄蕊环绕花柱排列,且与花柱结合;子房下位有6个室;果实是蒴果。马兜铃属约有600种。
①形态特征
草质或木质藤本,稀亚灌木或小乔木,常具块状根。叶互生,全缘或3-5裂,基部常心形;羽状脉或掌状3-7出脉,无托叶,具叶柄。花排成总状花序,稀单生,腋生或生于老茎上;苞片着生于总花梗和花梗基部或近中部;花被1轮,花被管基部常膨大,形状各种,中部管状,劲直或各种弯曲,檐部展开或成各种形状,常边缘3裂,稀2-6裂,或一侧分裂成1或2个舌片,形状和大小变异极大,颜色艳丽而常有腐肉味;雄蕊6枚、稀4或10枚或更多,围绕合蕊柱排成一轮,常成对或逐个与合蕊柱裂片对生,花丝缺;花药外向,纵裂;子房下位,6室,稀4或5室或子房室不完整;侧膜胎座稍突起或常于子房中央靠合或连接;合蕊柱肉质,顶端3-6裂,稀多裂,裂片短而粗厚,稀线形;胚珠甚多,排成两行或在侧膜胎座两边单行叠置。蒴果室间开裂或沿侧膜处开裂;种子常多颗,扁平或背面凸起,腹面凹入,常藏于内果皮中,很少埋藏于海绵状纤维质体内,种脊有时增厚或呈翅状,种皮脆壳质或坚硬,胚乳肉质,丰富,胚小。本属染色体数多为 x=6或 x=7。
模式种:圆叶马兜铃 A. rotunda L.
②分布区域
约3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其中囊花马兜铃等物种存在灭绝危险。马兜铃属植物中含有因物种、植物部位、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而含量不同的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s)、马兜铃喹啉(aristoquinolines)、马兜铃精(aristogins)以及数量不等的倍半萜类等化学物质。
我国产39种、2变种、3变型,广布于南北各省区,但以西南和南部地区较多。此外,华南植物园曾从国外引种栽培作为观赏或药用的种类有美丽马兜铃A. elegans Mast.和木本马兜铃A. arborea Lind. 等,云南盈江亦引种栽培过麻雀花 A. ringens Vahl.
③用途
本属有多种植物可供药用,如木通马兜铃的茎入药称“木通”,马兜铃、北马兜铃和木香马兜铃的果均称“马兜铃”,茎称“天仙藤”,以及广防己的块根都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其它如背蛇生、耳叶马兜铃、通城虎和广西马兜铃等的块根亦为民间常使用的中草药。
④分类
对广义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sensu lato)的分类存在争议。
a. 3亚属系统:
马兜铃亚属(Aristolochia)
对药马兜铃亚属 (Siphisia)
多药马兜铃亚属(Pararistolochia)
b. 2亚族4属系统:
马兜铃亚族(Aristolochiinae)
狭义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sensu stricto)
闭果兜铃属(Pararistolochia)
关木通亚族(Isotrematinae)
关木通属(Isotrema)
蛇木通属(Endodeca)
此外,2019年又将对药马兜铃亚属从广义马兜铃属中恢复成关木通属(包括传统分类中的关木通属和蛇木通属)。
⑤圆叶马兜铃
圆叶马兜铃 Round-leaved Birthwort,茎直立伸展,无毛,分枝少,由块茎发育而成。叶长20-90mm,基生,无柄,基部有耳片。上表面叶脉嵌入,下表面叶脉凸出。花长20-50mm,直立,花瓣呈显著的棕黑色,外层的花管黄绿色。球型果,直径约为10-20mm。
主要生长在阴湿地区、篱笆、沟渠、旷野和森林。主要分布在除北非、西非以外的地中海地区。
(2)线果兜铃属
线果兜铃属(学名:Thottea)是马兜铃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亚灌木植物。该类植物多生于山地阔叶林下阴湿地或坡地灌丛中。该属共有12种,分布于亚洲南部。
亚灌木,稀灌木,茎直立,稀攀援。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常呈苞片状,全缘;叶脉羽状或掌状3-5出脉,有叶柄,无托叶。花辐射对称,排成总状、聚伞、伞房或蝎尾状聚伞花序,腋生或近根生;花常与苞片对生,花被1轮,宽钟状、壶状或杯状,颈部内面具环或无环,檐部3裂,裂片等大,花蕾时呈镊合状排裂,花盘缺或杯状而贴生于花被管上;雄蕊6-36(-46)枚,围绕花柱排成1-2(-3-4)轮;花丝短或缺,离生或部分合生,常部分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药外向纵裂;子房下位,4室,胚珠甚多,悬垂,在每室排成两行,花柱短而粗,顶端(2-)5-20裂,裂片直立或放射状;柱头在花柱的顶端、侧面或外面。蒴果长角果状,常四棱形;种子长圆形、椭圆形或宽卵形,常三棱形,稀扁平,种皮脆骨质或稍坚硬,具横皱纹或瘤状凸起,稀光滑或具疏散腺点,常内卷在具海绵状纤维质体内及连接在胎座内面。
模式种:大花线果兜铃 T. grandiflora Rottb.

--
FROM 5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