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的模式是比较特殊, 不要用常见其他 os 的套路来套.
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 鸿蒙系统是可以有双内核的选择, 完全可以选择在手机上跑 liteos 只是没法支持 aosp 你作为普通用户啥也干不了, 除非你愿意只跑有限的几个纯鸿蒙不兼容 aosp 的程序. 显然官方至少现在不会傻到强推和把重点放在这个方向. 而是选择面向多端设备, 需要 android 生态的跑 linux kernel + aosp , 不需要的就跑 liteos + 自有生态. 对纯鸿蒙技术开发的 app 可以在这俩套上都跑. 但是非鸿蒙系统手机跑不了这种 app
一句话说, 鸿蒙系统做了一层抽象, 底层支持俩种内核, 不同设备不同方案, 你可以说是俩套系统也行, 但是俩套系统的关系比历史上所有操作系统关系都更融合: 一套面向类似手机设备, 一套面向小内存设备, 比如一些家电可能都可以搭载鸿蒙系统: 抽象的系统层屏蔽了一些底层的 iot 设备的通讯细节, 可以不像以前那样关注用蓝牙还是 zigbee 协议通讯, 面向 api 的 h5 式编程就可以连接同是鸿蒙系统的手机类设备和家电等小内存 iot 设备
【 在 martinjspace (stay fool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鸿蒙就l是iteos, 这个和linux没什么关系。 是一个新内核。
: 但是不能在手机上运行。 在手机上运行的还是Linux加安卓,但是现在华为把他们也叫鸿蒙。
--
FROM 27.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