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请教/求助: 多年前被人诬陷精神病怎么维权
都精神病了,还不是想咋样就咋样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法律专业人士进来答疑解惑。不是相关专业的请绕行。
: 十几年前,读大学期间,因和教师A发生纠纷(曾经关系较好,后来吵翻),A多次声称要“送我进精神病院”,并用很多方法进行构陷、造谣和威胁,向院系领导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学校安排我先后在回龙观医院、北大六院就诊。最后在北大六院住院24天,经过会诊后确认“无精神性疾病”,但出于某些原因,医院给出了一些非疾病性质的负面评价。
: 几个月前,我因为失眠就诊,无意中在医生那里看到病历中有学校开具的公函。好奇之下调阅了当年的住院病历,发现校方向医院提供了大量歪曲事实、捏造的所谓“病史”、“症状”。病历显示这些内容并不是A直接向医院提供的,而是一位无关的行政人员,但很多与A有关,大概率是A造谣的结果。
: ...................
--
FROM 59.109.155.*
首先你的确认你说的都是事实,而不是“一面之词”,如果属实,当然可以起诉。
以公章单位和经办人为起诉对象。
民事对象都是自证,你只要说他们说的不实,他们需要举证证实他们的说法真实。当然,你最好还得有证人来证明你说的是真实。
如果你的说法属实,案件胜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法律专业人士进来答疑解惑。不是相关专业的请绕行。
: 十几年前,读大学期间,因和教师A发生纠纷(曾经关系较好,后来吵翻),A多次声称要“送我进精神病院”,并用很多方法进行构陷、造谣和威胁,向院系领导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学校安排我先后在回龙观医院、北大六院就诊。最后在北大六院住院24天,经过会诊后确认“无精神性疾病”,但出于某些原因,医院给出了一些非疾病性质的负面评价。
: 几个月前,我因为失眠就诊,无意中在医生那里看到病历中有学校开具的公函。好奇之下调阅了当年的住院病历,发现校方向医院提供了大量歪曲事实、捏造的所谓“病史”、“症状”。病历显示这些内容并不是A直接向医院提供的,而是一位无关的行政人员,但很多与A有关,大概率是A造谣的结果。
: ...................
--
FROM 223.72.82.*
你读书时能和老师搞到这一步 是感情纠葛?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法律专业人士进来答疑解惑。不是相关专业的请绕行。
:
: 十几年前,读大学期间,因和教师A发生纠纷(曾经关系较好,后来吵翻),A多次声称要“送我进精神病院”,并用很多方法进行构陷、造谣和威胁,向院系领导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学校安排我先后在回龙观医院、北大六院就诊。最后在北大六院住院24天,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01.85.9.*
不是相关专业的,想说一句来着,没敢说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法律专业人士进来答疑解惑。不是相关专业的请绕行。
:
: 十几年前,读大学期间,因和教师A发生纠纷(曾经关系较好,后来吵翻),A多次声称要“送我进精神病院”,并用很多方法进行构陷、造谣和威胁,向院系领导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学校安排我先后在回龙观医院、北大六院就诊。最后在北大六院住院24天,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3.104.40.*
从发文看精神的确有问题
有点强迫症,歇斯底里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法律专业人士进来答疑解惑。不是相关专业的请绕行。
: 十几年前,读大学期间,因和教师A发生纠纷(曾经关系较好,后来吵翻),A多次声称要“送我进精神病院”,并用很多方法进行构陷、造谣和威胁,向院系领导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学校安排我先后在回龙观医院、北大六院就诊。最后在北大六院住院24天,经过会诊后确认“无精神性疾病”,但出于某些原因,医院给出了一些非疾病性质的负面评价。
: 几个月前,我因为失眠就诊,无意中在医生那里看到病历中有学校开具的公函。好奇之下调阅了当年的住院病历,发现校方向医院提供了大量歪曲事实、捏造的所谓“病史”、“症状”。病历显示这些内容并不是A直接向医院提供的,而是一位无关的行政人员,但很多与A有关,大概率是A造谣的结果。
: ...................
--
FROM 61.130.183.*
口下留德吧,有些人做事认真对于是非对错有着很强的坚持。但这不是精神病,只能说性格使然。这世界需要较真的人,他们在坚持正义。
【 在 SebaMe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发文看精神的确有问题
: 有点强迫症,歇斯底里
:
: ...................
--
FROM 42.60.22.*
abnormal 是个中性词
爱因斯坦也是abnormal
【 在 changlo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口下留德吧,有些人做事认真对于是非对错有着很强的坚持。但这不是精神病,只能说性格使然。这世界需要较真的人,他们在坚持正义。
--
FROM 61.130.183.*
这不就已经告诉你怎么办了吗?你可以去找这个父母啊,让他们佐证你没有打骚扰电话,不就攻破谣言了么?
公函的问题,如果真有,提请法院去核实,应该没有问题。
建议你好好看看《底线》电视剧,就知道哪些事情是法院要管的,管到什么程度。这个片子还是比较写实的。
民事诉讼,是需要自己做很多事情的。证据需要自己去搜集,当然,你也可以去请律师来帮你做,需要一定的花销。很多事儿,自己就能做。
我一个哥们儿,被人打头,昏迷好多天,后来都失忆了。最后是自己埋伏在对方的门口抓住以后报警,解决的。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属实。
:
: 他们提供的内容,就算我是个真精神病,也做不到啊。比如他们称我给很多人(比如A的父母)打过骚扰电话,而我和那些人从无交集、压根不认识。
: ...................
--
FROM 223.72.74.*
良药苦口利于病
站在纯第三方的角度给你解读一下,听得进去是对你好,听不进去也随便你
我就告诉你一条,让行政部门主动作为,盖个章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敲章的大妈和A有关联,私自行动,这种概率极低,风险极大的事情暂时不在讨论范围内)
学院担着风险,提供大量证据性描述给医院,送你去“看病”,不是一两个人拍拍脑袋就能做出来的事情
一般流程是,主管教师请示系主任以及教学副院长
副院长听取汇报,安排老师,学生干部,寝室室友等小范围讨论,形成意见
主管教师总结形成报告,主管院长签字,学院办公会以及学校学生工作部分别审批
如果会议有不同意见,还要再次找同寝室人员,班导师,学生干部开会确认
最后联系医院之前,一定还会通知学生家长
最后才会形成处理意见,开具公函的
话说但凡是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不影响第三方,或者没有抑郁跳楼的风险
老师和学校吃饱了撑的掺和这种事情
总结一下重点就是,让学校盖章,如果有流程(比如签合同,报课题),那相对简单
但凡是一点点鸡毛蒜皮意想不到的事情,难得很
那么从结果反推,如此困难的事情既然做到了,一定有超乎意外的反常规
我当过班导师,当过基层青椒,这些话讲给你听,都是对你好
再次强调,精神正常或者异常并非什么负面评价,只是一个简单的医学描述
正常人评分75+-25,你得分49.5或者100.1就算异常,这个比例在人群中是很高的,而且也不一定有什么负面的社会影响,注意就行,严重了看医生
我本人就有轻微易怒,和血糖水平相关,年龄大了,情况还在逐渐加重,自己知道反复提醒自己,谨慎行事,又如何呢?(即便如此在吵架的瞬间,还是忍不住易怒,吵得过程中尽量会控制)
另外,精神门诊医生跟你复盘当年的情况,云云,你也要反复推敲这件事情,他是在帮你分析问题,还是把皮球提给学校(目的在于说明医院这边的行为正当性),你要分析呀。医院和学校联合造成的结果,他把学校的问题多强调强调,医院这边不就没问题了么。人际交流,既要听台词也要听潜台词,说出去的话既要让别人字面上理解,也要考虑到别人字面之外会不会有各种程度的误解,如果这些做不到,其实也是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形式
总归相比与国外,中国人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国外也有过分的地方,过度使用精神健康解释行为异常,过渡的药物干预。国内的问题就是,讳疾忌医,一听精神异常就急得跳脚,要骂人。两边折中一下就好了
肺腑之言,我跟你也素昧平生,只不过当过几年教师有点强迫症,觉得遇到某些情况不提醒一下就会耽误别人一样。还是那句话,听得进就听(也许不对,权当参考),听不进就算了
如果全水木,都是在提法律建议,仅凭你的只言片语就觉得你是白荷花,完美无缺,只有A罪大恶极,需要严格法办,那才是害了你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五行缺德吧?这种回复垃圾信息的垃圾行为不一定有精神问题,但一定道有德问题。
:
:
: ...................
--
FROM 61.130.183.*
你现在的回帖只不过给你的精神状况增加佐证而已
最后再回你一次
你看你原帖的第一段话,你跟A之间有冲突,他威胁要送你去精神病院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冲突的情况多的是,可以威胁报警,可以威胁找黑社会做掉你,可以威胁挂你的课让你退学,可以威胁举报你考试作弊,可以威胁联系家长,可以威胁发裸照等等等等
威胁找精神病机构收容的情况真的不是很多
我举个例子,下面都是纯假设,跟你的情况肯定一点关系都没有:
威胁报警(潜在含义就是你有暴力行为可能在治安管理条例的边缘地带了)
威胁通知家长(潜在含义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家长觉得不能容忍地步了)
威胁裸照(潜在含义就是你们之间可能有突破底线的私人交往,有可能被保留了证据)
我的意思是,对方威胁的方式,和她对你的了解,以及对你行为的基本判断是直接相关的
张国立儿子和童谣谈恋爱不成动手打人,院领导可能会威胁报警,会威胁曝光此人同性恋的行为么?
显然不会,这明显是直勾勾的直男呀
被威胁移交精神疾病医疗机构,本身就是一个事实判断(当然A很有可能是判断错误,也许你的精神非常健康,是他解读错了,我绝不否认这种可能性)
但是,我要说的还是,在种种可能的威胁方式下,选择用这一种,而不是其他方式相威胁
也就意味着,你之前的行为,在他看来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可威胁性(也就是精神状况的与众不同性),并且他成功了
所以我才有之前的判断
最后一次回你帖子,仅此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观臆测、胡说八道还振振有词,你的水平估计跟那个胡乱开公函胡扯八道乱写小道消息的大妈差不多。
: 如果不是明显造谣污蔑、胡扯八道,卫健委也没那么容易推着医院去调查,医生也不会支持我。
: 社会环境乌烟瘴气,跟你这种假装理中客、实则为恶人恶行撑腰的平庸之恶大有关联。
: ...................
--
FROM 61.13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