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全国男女寿命差距越来越大,专家:与男性压力过大有关
10月以来,全国至少有山东、安徽等4个省份公布了各省最新人均期望寿命。2022年以来,截至10月20日,全国31个省份已有17个公布了2021年各省人均预期寿命。从数据上来看,哪些省份及城市的人最“长寿”?男性和女性比谁更“长寿”?
14省人均预期寿命超78.2岁,上海排名第一
国家统计局将“平均预期寿命”解释为,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在不特别指明岁数的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就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2岁。
界面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0月19日,全国31个省份中就有14个超过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值78.2岁。除西藏外,我国其他省份均已超过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值73.7岁。此外,还有4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于80岁,上海以84.11岁居于首位。
在全国各省2021年GDP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有6个省份也在人均预期寿命排名前十名单内,我国上海、北京、天津等直辖市的人均预期寿命普遍较高。
据界面数据统计,在全国31个省份中,2010年和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最长和最短的省份仍是上海和西藏。云南实现增长4.48岁,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最多的省份。
女性高于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差值呈增长趋势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女性预期寿命增速高于男性,这也导致近年来我国女性与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差距逐渐被拉大。2015年女性人均预期寿命较2010年增长2.66%,而男性仅增长1.74%。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这四个年份,女性与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值分别为3.7岁、4.42岁、4.99岁、5.79岁。
界面数据统计发现,全国一二线城市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均高于各地人均预期寿命,而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则低于各地人均预期寿命。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上海和杭州的男、女性人均预期寿命排在全国前列。上海女性人均预期寿命86.56岁,杭州85.77岁;上海男性人均预期寿命81.76岁,杭州81.57岁。
此外,2020年女性与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差值较2010年,呈现出小幅增长的趋势。在2010年,女性与男性人均预期寿命差值最大的地方是广西,有7.28岁。
世卫组织报告强调了男女二者死亡原因的差异,没有确切证据表明男性的自然寿命短于女性,主要是受制于环境和社会因素,另一些则是受到卫生服务的提供和获取的影响。
在导致死亡的40个主要原因中,33个原因导致男性而不是女性的预期寿命降低。
2016年,30岁男性在70岁之前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比女性高44%。
2016年,就全球自杀死亡率而言,男性比女性高75%。道路伤害造成的死亡率,自15岁时起,男性为女性的两倍,而谋杀造成的死亡,男性比女性高出四倍。
恰逢《男权的神话》刚刚在中国大陆首次引进出版,作者沃伦·法雷尔在对女权运动的长期参与和观察中,对男权社会就是指“男人统治、支配甚至欺压女人”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在他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一百年前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短一年,但一百年以后,比女性了七年;然而这100年却是女权运动“突飞猛进”的100年。
无独有偶,《拯救男性》一书的作者凯瑟琳·帕克说:"男人在家庭中付出了很多。他们负责一家人的开销,解决家庭纠纷,还要承担家务、照看孩子……“但他们目前没有获得公平的待遇”。帕克说,首先在是否要孩子的问题上,大多数情况下,男人没有选择的权利,决定权往往掌握在女性手中。“当一名妇女怀孕后,她可以不经过丈夫同意就去做人工流产,”帕克在书中写道,“如果她选择把孩子生下来,丈夫就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负担孩子的抚养费。毫无疑问,男人养育他的后代是他应尽的责任,但为什么男性没有选择是否让孩子降生的权利呢?” 正如人们常说,现代男性正在遭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在社会领域,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税收,用以支撑庞大的社会开支,比如印度空军的94名女飞行员,培训成本近五千万美元,远远超过男飞行员,而这样一笔成本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如果说上述看法来自于国外主流观点,那么在国内,一则名为“中国式女权的本质是要求不劳而获”的帖子同样被多次提及和引用。这则帖子指出,“结婚之前,她们要这要那,要房子要车子要票子,还要求男人得能干会赚钱,而自己能力如何无所谓;结婚以后,又反过来了,在家务上开始要求男女平等,甚至干脆把家里的家务都推给男方,声称自己是女性应该多受照顾,那些要求女性包办家务的行为是老封建。离婚的时候,继续所谓女权思想,要求男方把房子车子孩子票子都给自己,声称这是现代社会出于所谓的‘两性公平’的考虑。 网上流行的一份30年结婚成本增长表似乎更能说明问题。30年前,一个月工资三四十块,花大几百元就能结个婚,相当于两年的工资;如今,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块,结婚却要花大几十万,相当于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年。近日,有网友晒出30年来不同时期的结婚账单,感叹如今成本太高“婚不起”。 这个名为“对比70年代至今的结婚成本”的微话题,对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的结婚账单做了详细比较:70年代结婚所需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和床、柜,以及服装、婚宴共需约700元,减去100元礼金,办一个比较体面的婚礼只用花费600元;进入80年代,三大件换成了电视、冰箱、洗衣机,加上服装、家具、照相、婚车等,结婚费用在3000元左右;到了90年代,家具电器、服装首饰和婚宴的开销已大大增加,但住的还是单位分房,算上装修费用,整个结婚开销约3.3万元;迈入21世纪后,虽然家具家电、婚纱摄影、婚庆礼仪、蜜月旅行等费用有大幅上涨,但最终影响结婚成本暴涨的还是房子,即便将住房首付及装修仅按35万元计算,结婚成本也高达42.62万元,比上世纪70年代整整高了710倍。 微话题一出,马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并纷纷发表评论。“42万元哪够结婚啊,不用100万,至少也得大几十万!”“这还没算房贷和利息呢,结了婚就准备勒紧裤腰带还贷款吧”……有网友甚至把中国城市娶老婆成本做了一个排行榜:深圳208万、北京202万、上海200万、杭州178万、广州128万……其中,武汉以65万位列第九。
女权主义者们常常使用各种谎言来麻木广大男同胞,例如女权运动解放女性,也解放男性,然而事实上到底解放了谁,恐怕女权主义者们自己也说不清了,至少对于广大普遍男性来说,得到的权利是越来越少,然而需要承担的义务却越来越多。
--
FROM 112.41.73.*
文章内容还算有信息量,不过适合本版么?
--
FROM 136.226.73.*
怎么现在才明白吗
【 在 afterbt 的大作中提到: 】
: 10月以来,全国至少有山东、安徽等4个省份公布了各省最新人均期望寿命。2022年以来,截至10月20日,全国31个省份已有17个公布了2021年各省人均预期寿命。从数据上来看,哪些省份及城市的人最“长寿”?男性和女性比谁更“长寿”?
: 14省人均预期寿命超78.2岁,上海排名第一
: 国家统计局将“平均预期寿命”解释为,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在不特别指明岁数的情况下,平均预期寿命就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2岁。
: ...................
--
FROM 36.15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