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针灸循经感传的原理
循经感传指的是刺激人体的经穴时,受试者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感觉(酸、麻、胀、热等)或出现红线、皮丘等,从接受刺激的穴位开始,缓慢地向一定方向循行,其循行所经过的轨迹,与古迹医籍中所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在四肢上基本一致。(2)
循经感传是生物电在体表的集中反应。当针灸刺激穴位后,兴奋穴位局部交感神经,产生了生物电,生物电沿经络运行,又兴奋了经络周围的交感神经,就象接力一样,出现循经感传,可出现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真皮层血管神经功能改变,使循经毛细血管扩张,形成带状红斑,进而循经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形成丘疹。继续出现血管脆性改变。红血球渗出,形成循经的出血带(2)。生物电经过经络沿线,刺激皮肤感觉神经,出现(酸、麻、胀、热)等现象,同时循经出现痛阈值增高,电阻下降,电流增强的显著变化。
循经感传并不一定是天生的,人为的兴奋经络交感神经,可以激发循经感传:1。强调手法,感传和疗效的密切关系;2。采用电针多次短程接力刺激的方法,也可以提高感传显著程度;3。入静,是诱发循经感传的另一种有效手段;4。采用循经加热的办法,可使34。6%的患者的感传显著程度提高;5。使用ATP、辅酶A以及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也可以使感传程度提高(2)。
--
FROM 119.3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