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病症的脏腑与感传出现率最高的经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这是因为病变器官使经络生物电增高,使经络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提高了循经感传率,随着病情的好转,又恢复正常。
循经感传的电学特性:感传显著的人,在感传经过的部位,可以记录到肌电明显增高。还有人报导,感传过程中相应穴位的皮肤电阻显著降低(2)。感传造成的生物电变化,还影响神经传导:感传到达的地方,痛阈值下降。神经感传到眼部时,则眼花、发黑、或视物不清。感传一过去,这些感觉即随之消失(2)。针刺脾经的三阴交穴位,感传到达舌下,即可引起味觉阈的显著降低(2)。人为地压迫循经感传线,增高电阻,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可以阻断循经感传。
--
FROM 119.3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