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Linux系统与应用(LinuxApp)|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有一个问题:大家为啥安装linux系统
30楼
|
ArchLinux
|
2021-01-31 11:08:24
|
展开
【 在 l234567890 (l23456789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什么是必须在linux系统下做而windows下不能做的吗
: 尤其是自己使用的桌面电脑
: 说实在的,我安装了win+linux双系统,工作时候连上服务器,其他时候基本上都是在w
: ...................
--
FROM 123.112.68.*
34楼
|
ArchLinux
|
2021-01-31 19:12:18
|
展开
“受程序员的控制”是指用户控制不了它运行的程序,例如说出现了漏洞用户很难自己去修改源码修复。用户选择使用自由软件,那软件就是属于用户的,用户控制了软件;选择使用私有软件,那么软件的行为都是软件的作者说了算,所以是软件控制了用户。
【 在 leadu (leadu) 的大作中提到: 】
: Linux后面有成千上万的程序员,很多还是匿名的,它是如何保证用户不受这些程序员的控制呢?
: 比如Heartbleed或类似的漏洞
--
FROM 123.112.68.*
55楼
|
ArchLinux
|
2021-02-01 13:14:04
|
展开
说到代码规模这块,你的观点就没说服力。一份结构清晰的源代码,可能一个人要花很多时间看完,但是只看他关注的那一部分难度不会很大,而看汇编的话要找到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就需要很长时间,看懂汇编/混淆过的代码就需要更长时间。而且有些私有软件对机器码都混淆了,这就更难看懂了。
拿现实的例子举例,就是NTFS文件系统,MS Office文档格式,NVIDIA GPU驱动这些私有软件项目,自由软件社区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做逆向,到现在都没能搞出一个成熟的自由替代品。
而且私有软件还有一个维护的问题,软件作者可能会因为公司倒闭、源码丢失或商业计划等原因停止维护一个软件,Windows XP,Windows 7,还有近期的Adobe Flash都是例子。如果是自由软件的话,就算作者都不维护了,用户照样可以拿着源码组织一个团队自己维护,就像RHEL/CentOS可以长期维护一堆过时的软件,而不会在出现大量漏洞的时候都没人修。这就是软件控制用户和用户控制软件的区别。
【 在 leadu (lead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个帖子一起回了,免得分叉。
: 我的帖子不是在说开源不好,开源有可定制化等好处。我的帖子是在讨论ArchLinux贴的那个图,那个图在说Windows控制用户,而用户可以控制Linux的。
: 这个图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 ...................
--
FROM 103.90.178.*
89楼
|
ArchLinux
|
2021-02-03 10:15:15
|
展开
先搞清楚用户控制软件和软件控制用户的定义,这里指的是自由软件[1]可以让用户“控制程序为己所用”:
“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表示的是那些尊重用户和社区自由的软件。粗略的说,它赋予用户运行、复制、分发、学习、修改并改进软件的自由。......
我们争取这些自由,是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它。有了这些自由,用户(包括个体和团体)就可以 **控制程序为己所用**。当用户无法控制程序时,我们称这样的软件为“非自由”(Nonfree)或“专有”(Proprietary)程序。非自由的程序控制了用户,而开发者控制着程序:这就让程序成为了非正义权力的帮凶。
https://fsfs-zh.readthedocs.io/free-sw/
【 在 leadu (leadu)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们现在聊Windows和Linux那个能让普通用户不被控制呢,是你上个帖子的内容。
: 私有软件维护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聊
--
FROM 103.90.178.*
108楼
|
ArchLinux
|
2021-02-03 17:47:16
|
展开
视频会议我们社团上学期用Jitsi搞了几次。
【 在 lvsoft (Lv(The Last Guard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过来也一样啊,所以跟老外开会Google Meeting。
: 其实如果限制条件是linux下,浏览器,能共享桌面的话,国内就没有方案了,要么zoom,不过zoom基本也被赶出去了。
: 文字聊天我们自己用自建的开源方案rocket.chat。视频会议我是准备用自建的nextcloud来搞,不过还没完全部署好。
: ...................
--
FROM 103.90.178.*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