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龙们,你们是怎么记得住Linux这么稀奇古怪的命令行的?
系统的笔记=系统的遗忘。
不管如何,基本的记忆力还是要的。
我一般是下意识的就能记住能找到完整信息的关键字。
比如ffmpeg转个码,完整的cmdline很长,但我ctrl+r在zsh历史里面搜以前打的cmdline就行了
【 在 anhnmncb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笔记的重要性。
: cmd可以做的更好的,GUI简单易用是因为只需要在有限的功能里做选择,像ffmpeg拿来用用试试……
: cmd应用,如果能在readme里,把最常用的功能像GUI软件那样,都以举例形式分类列出来就好了,这样新手入门也相对快一点,也减少了每个新手为了实现一个功能的重复学习工作。
: ...................
--
FROM 114.222.222.*
我从初中开始不做任何笔记。一切都用脑子记,时间久了习惯了就好。
【 在 eyep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很佩服各种命令各种参数记得一清二楚的人的,我一般只记得常用的,其它参数都靠现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10」
--
FROM 114.222.222.*
也没这么夸张,又不是index的完全记忆力。而且笔记也是要依赖脑力的。
比如记了厚厚50本笔记,但自己都不知道某个东西记在哪本笔记里,甚至是都不记得曾经记过哪些东西。那所有的笔记也就没意义了。
我其实也是记索引,知道什么东西去哪里用什么关键字能找出来。比如找东西,我这里有上万种物料,说是都记在我脑子里,但本质上分门别类有序摆放的大量货架、存储盒就是笔记本。如果是找知识,那搜索引擎就是笔记本。重要的是形成习惯,把自己的记忆内容和所用的工具、方法进行校准和适配。
比如我后来带人就发现,都是用google搜,他们就死活搜不到想要的东西,我去稍微改个关键字,想要的结果就是第一项。没这个对比其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
【 在 anhnmncb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可能你没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和工具吧,笔记的重要性在你强大的脑力下是如此苍白无力,不过这种血继限界是学不来的……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2.*
FROM 114.222.222.*
所以我说zsh嘛,bash缺省500,zsh缺省10000并且有时间戳和dedup,要好很多。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命令行历史很重要,默认500太少了,我一般上来就改成至少50000
: 然后加上时间戳,这样便于实在忘了关键字的时候多一个搜索选项。
:
--
FROM 114.222.222.*
不同步...
其实也不需要同步。
新装的机器我一般会把最近用的机器的history复制过来。
然后如果在某台机器上ctrl-r找不到我想要的结果,那无非是一次cache miss而已,你可以ssh到上一台机器找,还不行可以google找。反正在这台机器上输入完了就有cache了,下次就不用找了。
这个行为本身就是lru cache....
【 在 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说不同机器上的history一般用啥自动同步
:
--
FROM 114.222.222.*
zsh挺好的,跟bash向下兼容,fish才是要改习惯的。
zsh的dedup只有在超过history limit之后才会触发。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惯了不想改,dedup bash不知道有没有,不过加了时间戳的话dedup可能
: 在用时间戳辅助记忆的时候会产生副作用。
:
--
FROM 114.222.222.*
对,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就足够有效了。年纪大了,现在奉行不折腾的原则,
一切尽量default,能不custom就不custom...
【 在 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和微软输入法的用户历史记录、自定义词库一个意思,迁一次,然后分叉
:
--
FROM 114.222.222.*
能电子化的都不是事。
我现在管理的物料都是超级碎的,小的比蚂蚁还小,大的比人还重,种类上万,数量再加2个零...
每个物料的part number不熟悉的人看起来都跟密码一样...
目前尚未电子化...一直偷懒用脑子记...以至于我估计要花好几个月才能全部电子化...
【 在 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经手的:搜索引擎
: 已经手的:everything
: 基本都能很快找到
: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2.*
FROM 114.222.222.*
这个问题吧...我有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是35岁开始就记忆力衰退了,说点事情有些比较重要的细节第二天就不记得了,并且也不是他不在意,而是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他自己都承认是自己记忆力不行了;另一个是我的导师,70岁了脑力还跟年轻人一样,而且让我佩服的地方是,一个对他来说理应陌生的领域也能快速理解领悟,并能对我指出正确的参考意见,并且过了好几年他也不会忘这些事情。
这两个案例我分析了下,感觉用脑习惯有相当大的影响。我觉得用脑跟锻炼肌肉一样,也存在用进废退的现象,所以我对这方面的锻炼一直是很注意的~
【 在 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最强大脑!
: 我连办公室物件摆设位置尺寸、家里数据线接口位置长度等都数字化了,要不时间一久根本记不住
:
--
FROM 114.222.222.*
这个很久以前我是规划过这样的项目...
其实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这个需求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了。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时候家里柜子里的衣服也能数字化能搜索就好了
:
--
FROM 114.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