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没有哪个发行版会把qt和kde捆上,更大的可能性是你装的那个东西依赖了kde的某个组件,顺带牵上了整个kde+qt。
讨论问题首先要基于一个正确的事实。不然你装啥都可以说成要下载200G依赖。毕竟所有的软件都要libc,按你的逻辑既然都能跟libc捆上,也就是任何包都能关联所有的包了。
其次,打包地狱和依赖地狱本质上是一回事。本质上是足够丰富足够庞大的生态自带的复杂现象。好比perl的哲学认为世界是复杂的,所以就应该There's more than one way to do it一样。这只是一种哲学路线的选择。所以既然打包地狱和依赖地狱没区别,那就选择依赖地狱,至少比打包地狱好一点。这也是我上次在这里发帖的时候说的不喜欢用docker的原因。因为打包地狱这种思路只是用起来爽,并不符合整个系统的设计哲学。
如果类似apple那样,有个强力的管理手段,该淘汰就淘汰,该升级就升级,该不兼容就不兼容,那自然会简化很多。然而这里是个一言不合就fork的开源世界,既然你有了选择的自由,那你就要接受选择的代价,就要具备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最后,以上是对错的问题,明确对错之后再来讨论好坏的问题。比如某个包它实现的很垃圾,整合程度很低,导致打包的时候依赖关系一大堆啥都要带上,那也只是这个包自己实现的不好的问题,而不是这套机制有什么问题。linux如果老老实实的都走package manager,舒服的很本就没这么多事。
【 在 ay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至少比依赖地狱强点……你想想,假设你装了gnome桌面,然后你想装的一款软件的UI是QT的,然后你的发行版又把QT和KDE捆在了一起……然后你原本想装一款50M的软件,最后因为依赖下载了700M的包,额外占用1G硬盘……
--
FROM 180.10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