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非预期访问,我想起我家里的一个例子。
简单地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家里的出口软路由有问题了,
登上去看了一下发现根分区满了(32G,只装了一个最小需求的系统)
进一步查看,发现是dnsmasq有大量密集的超长查询,日志量暴涨把空间写满了。
到此我才回想起来:
1)我的机器iptables一直以来只针对tcp进行了严防死守,忽略了udp,因为
我没有开过任何udp端口
2)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在内网也用和公网统一的域名访问比较好,在公网就解析成
公网IP,在内网就解析成内网IP,这样方便一丢丢。于是就装了一个dnsmasq
但是在我配置完并启动之后,突然有别的事情我就去处理了,然后回来就忘了检查
3)因为这个功能已经实现了,我就完全忘了其实我的工作还没有做完
4)然后就被攻击了,而且是持续很多天的攻击,我也不知道别人为啥这么有持久力。
总之呢,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失误。但是我想说的是,安全真的是要时时记心头,
时时提醒自己,时时去检查确认,持之以恒的才行。
【 在 hyoga 的大作中提到: 】
: Linux服务器的最大安全威胁不是病毒,是非预期访问。
--
FROM 122.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