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糊”是的,“故意”未必。
读者与作者的视角不同、背景不同、情绪不同,以及其他很多“不同”。这些往往是准确理解文本的必要信息,而文本往往是普通读者的全部。所以才有误解,所以才有注解。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妻死之年吾手植也,明确是我种的;妻死之年彼手植也,明确是她种的。吾 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断句为我种的;吾妻不死之年所手植也,断句为她种的。
: 断肠人在天涯,我曾经错误断句为断肠 ,人在天涯,并以为更美。被人认为那么简单明确的断句,怎么能断错?
: 我犹豫枇杷树是谁种的,想到,是不是作者故意含混使人更花时间玩味?
--
FROM 218.1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