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坐火车,总能发现火车线两旁大大小小的坟。有些坟是新的,土还是黄的,有些坟是老的,长了草或者只剩一个小小的土包。有些坟位于田地的中央,周围是绿绿的麦苗。有些坟扎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墓园模样,好像在相互陪伴或者诉说。
有些坟比较讲究,周围用一圈儿砖块加混凝土保护起来,还有个直直的墓碑,上面放上一个绶带。有些坟比较简单些,没有立碑,没有植被,只剩下不太明显的土堆。有些坟种了松柏,陪伴在其左右,就像亲人的呵护和思念。有些坟种了颗潦草的小树,或者直立、或者歪斜着,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小小的墓。
这些坟,大多是农村的墓,没有那么多讲究。人死了,葬在自己家的地里,后人耕作、丰收的时候,总能看到这个墓,就像一种陪伴。村里没有专门的集中墓地,各家也按照各家的习俗或者村里的习俗,埋葬自己的亲人。吹吹打打的送走自己的亲人,然后找一处土壤,埋葬并完成最后的仪式。
小时候,对死亡的概念和这种丧葬的习俗的记忆,来自于姥姥姥爷的过世。记得当时在家里停了几天,然后在一个非常早的凌晨,天还没亮,家里的男人们抬起灵柩,走了好远的路,将亲人埋在自己家的地里,那里已经有几个先人的坟冢了。依稀还记得撒上酒,然后亲人们将带来的凉凉的包子吃了,哭嚎几声,仪式就结束了。因为年幼,所以现在还能记得,也许这就是传统,已经延续几千年。
人终有一死,看着这些坟,总幻想出一个个鲜活的人。这些人或者死于终老,或者死于意外疾病,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有些人可能一生过得很幸福,有些人可能命运坎坷。有些人可能有钱有房很富裕,有些人可能至死也没有摆脱贫穷或者捉襟见肘的命运。有些人可能官运亨通在当地有些权势,有些人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辈子也没有走出生养自己的土地。
有些人可能儿孙满堂家庭幸福美满,有些人可能孑然一身,没有找到幸福的伴侣。有些人可能儿女有出息,有些人可能养了不肖子,至死也无法获得谅解,真的是老死也不相往来。有些人万水千山走遍,有些人可能安于一隅,也满心满意。有些人忠肝义胆、是个实诚人,做出了一番事业,让村里人念一辈子。有些人可能口碑很差,甚至惹了人、犯了事儿,做了牢。
但过往的所有,最终全都归于尘土,一切都平静下来,就像几千年的延续一样,大多数人在历史上并不能留下什么。后辈和晚辈生生不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一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就像这一列列火车,从火车线两旁的坟地中间驶过。也许安葬在火车线两边,是一种惦念和希冀,那就让先辈们看着我们这一代更好、更强、更美! 写于山东之行,清明节有感。
--
FROM 61.14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