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开篇是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发现我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看懂过这句话,直到今晚我才理解了这一句。
原来这一句始终在讲“学”能够带来什么变化。
第一层:学,可以致用,学了不断练习,学理论+致力于行动,知行合一,自己就能进步。因为自我的进步,可以带来发自内心的喜悦
第二层:学,有朋从远方来。学的时候,有同门。同门共学,互相交流促进,很快乐。这种快乐是喜形于色的快乐。
第三层:学,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当别人不知我(不理解我),我将不再感到愤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君子是精神贵族。一个精神贵族不会再刻意追求别人理解自己。不理解就拉倒吧。因为他人不理解我们,而给我们贴了各种各样的标签,随它去吧。
儒家精神: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好~
--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