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狩猎到农耕不是文明的进步吗,到你这变成倒退了?
【 在 K21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源| 科技金眼(关注公号)
:
: 悟理哥做科研的时候,曾经在中国和德国的半导体工艺线中工作了好几年,对半导体工艺流程及这个行业整体上还算了解。
:
: 这两年,中美关系焦点从贸易转向科技以来,从中兴事件到华为事件,从实体名单到《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美国一项项动作让人深刻感到有钱不是爷,有技术才是!其目的也是昭然若揭,那就是防止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
:
: 芯片行业是中美纷争的焦点。至少到目前为止,中美还保持着代际差距,也就是从设计到制程,从设备到材料,从硬件到软件,产业链各环节上我们还存在至少一代以上的差距。
:
: 那么,在中美关系短期内看不到改善、美国脱钩动作越演越烈的情况下,我们在芯片领域能否赶上去呢?
:
: 先说说本人的看法和本文的结论:看得见的差距我们可以很快赶上去,而看不见的差距要追上还任重道远。
:
: 1\. 看得见的差距
:
: 什么是看得见的差距?很简单,就是国外已经推出的一切技术、产品和服务。
:
: 无论是最先进的荷兰ASML 7nm光刻机,还是日本最高端的光刻胶,无论是Intel 的芯片还是三星的闪存,甚至包括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假以时日,聪明的中国人一定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原因很简单,已经有无数事实证明了中国人跟跑式创新的快、准、狠。这里,跟跑式创新没有贬义。
:
: 中国在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是通过举国体制,这个过程中于敏先生创造了氢弹的“于敏构型”,这是跟跑式创新最典型的例子——“你有我也有,创新路不同”,而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追赶速度,同时很少有国家可以像我们一样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战略目标,是为“狠”。
:
: 当下芯片领域追赶,决策层已经明确希望发挥市场机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目前已经可以看到端倪,比如通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国资资本的形式,来支持相关优势企业发展,也就是市场看好的、属于国家战略必争范围内的行业企业,国家可以给你提供几乎无上限的政策、资金等资源支持。
:
: 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是十分不容易的,客观上说,过去很多年我们的营商环境并不很好,能够冒出来的企业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因此,当年加入WTO很多人担心狼来了的时候,殊不知练出来了的中国企业才是真正的狼,很多一度光环附体的外国企业反而成了中国企业的鱼腩。现在全球化的潮水似乎在慢慢退去,人们发现裸泳的外国企业越来越多。所以,要相信中国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
: 至于说专利壁垒?不存在的,悟理哥不才还是专利代理师,有些自媒体不懂装懂,乱发意见吓唬众人了。所有外国专利要进入中国才能获得保护,无缘无故的它来中国申请授权干什么?自然是出于商业目的。所以,当你没有技术的时候,只要钱给到位,那么使用国外的专利技术一点问题没有,当你有技术的时候,或者可以与他交换(交叉授权),或者可以采取新技术路线绕开他的专利。
:
: 再不济,我们《专利法》还留有口子,也就是针对半导体技术(你没有看错,就是专门针对半导体领域),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以及“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可以强制专利实施的。
:
: 换句话说,高投入、高积累的半导体行业基本上是寡头垄断的,如果国外垄断厂商技术产品不是为了赚钱而进入中国,那么他得不到什么好处(强制实施许可就够他受的),而一旦他想赚钱,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
: 有人问了,那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我们在芯片、发动机等领域跟国外的差距为什么还那么大?
:
: 其实,搞芯片的Intel公司多少年了,搞航发的GE公司多少年了,我们国家真正重视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是在2006年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重大专项立项之后,在此之前,我们基本还处于解决温饱阶段。
:
: 当年,包括中科院当年的办院方针都是“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精干”和“跟踪”这两个词就折射出那个阶段我们的落魄状态。
:
: 因此,希望通过十来年的努力一把就跨过人家几代人积累起来的护城河,不仅不科学,还会揠苗助长。
:
: 总之,在技术创新上我们往往不是开路先锋,不过一旦别人先行趟路并在远方立下了标杆,基本上我们也能独立走出自己的路并迅速抵达。
:
: 2\. 看不见的差距
:
: 什么是看不见差距的地方?主要是对未知的无人区的科学描述与擘画。
:
: 因为未来未来,所以还看不见,但这种差距又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多数里程碑式的生产生活工具,对过去来说,都是无人区,而这些绝大多数是由外国人来发明或者定义的。
:
: 在当下的半导体领域,也存在着大量的无人区。比如,在1nm及以下的尺度,芯片器件会产生什么样的物理效应,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未来用什么样的加工技术,还是光刻吗?对相关的设备、材料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
: 在通信芯片领域,5G以后是线性发展的6G吗?马斯克(Musk)的“星链”,是否是对5G以及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颠覆?当我们好不容易建起自己的北斗系统以“对标”GPS时,以后是否又要疲于奔命发射数万颗卫星,建一套对标“星链”的自己的系统?
:
: 又如,SPACEX没出来之前,中国有谁能想到,把卫星送上天以后,火箭居然能回收而且很快就实现了,还有昨天SPACEX的载人龙飞船作为首家商业载人飞船从空间站成功返回地球,45年来人类飞船首次降落在海上,等等。
:
: 所有这些,都是看不见的差距。
:
: 如果说看得见的差距主要由企业来负责,看不见的差距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少数龙头企业来肩负,二者都是与世界同行同台竞技,但相比于前者,我们与科技强国在看不见的差距方面的差距要大得多。毕竟,“中国制造”现在已经成为有国际竞争力、让他国忌惮的品牌,而“中国科研”并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
: 这些看不见的差距,本质上就是我们在科学思想、基础理论、原创技术、颠覆性创新等方面与世界强国(不仅仅是美国)还存在巨大鸿沟,而这一鸿沟是非要从基础教育和科学文化做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弥合。
:
: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在一篇内部讲话中描述了日本与欧美之间的这种跨越的难度,可为参考。
:
: 当时(1979年),日美同样发生了半导体纷争,随着日本向美国出口半导体产品不断增多,来自美国的非难和指责也是越来越多。京瓷创立者稻盛和夫发表了一篇内部讲话(推荐阅读,可留言获取)。
:
: 他认为,欧美民族是所谓的狞猎民族,他们在追杀猎物的过程中需要飞跃性思考,而日本民族属于农耕民族,日本人的社会规则和生存之道使日本人失去了超出常规的、独创性的飞跃性思考能力,从而缺乏发起划时代的根本性变革的素质。但日本人的优点是,只要给了他们确凿的技术、确凿的基准,日本人不但能把它忠实地重现,而且能够改良改善,使之更加精湛、更加卓越。
:
: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方民族。所以,对中国科技的未来,悟理哥是战略性长期看好的,但也是谨慎乐观的,乐观之处是对那些看得见的差距,而谨慎之处,在于那些看不见的隐忧,这必然需要很多年积累改变才能实现。
:
: 来源| 科技金眼(关注公号) 20年科技行业经验 硬核原创文章解读科技与科技股 欢迎关注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
FROM 22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