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以股权换软件和服务-商业模式探讨
国内有较多初创型IC设计公司,他们刚刚成立后经费有限,要花钱去采购EDA软件和服务有一定经费限制,如何才能不花钱就能获得好的EDA软件和服务呢?
国内还有一些中小EDA公司,他们想让更多的国内初创IC设计公司使用自己的EDA工具,但是得不到IC设计公司的认可,该如何更容易获得认可呢?
股权换软件和服务是一个可能的商业模式,使得初创型IC设计公司和中小EDA公司获得双赢。
具体思路是:某初创型IC设计公司有意愿使用国内中小EDA公司的软件或者服务,假设该EDA软件或者服务的价格是20万元,假设该IC设计公司的市场估值是1亿元,把这个20万元折算成该IC设计公司的股份比例,为0.2%。根据这个比例,IC设计公司可以免费使用该EDA工具和服务,条件是EDA公司按照0.2%的比例入股该IC设计公司。
该方案的好处是:
1. 初创型IC设计公司不花钱就可以获得较好的EDA软件和服务。
2. 中小EDA公司的软件和服务可以获得更多客户使用,获得市场认可。
3. 考虑到初创型IC设计公司在刚成立时估值并不高,EDA公司获得的股权具有一定升值价值。
假设某EDA公司通过上述模式,与10个初创型IC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几年后,可能有1个初创型IC设计公司市值成长了10倍,有7个初创型IC设计公司市值没有成长,有2个初创型IC设计公司市值归零。则该EDA公司获得收益要比单纯销售软件获得收益更大。
实际操作时,EDA公司入股必须有相应现金支付的操作才符合市场监管规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EDA公司与初创型IC设计公司可以签署一个软件采购合同,IC设计公司先支付20万元的软件费用给EDA公司,然后EDA公司用这个20万元作为股本金入股IC设计公司,这样20万元又回到了该IC设计公司,相当于没有花钱就可以使用EDA软件和服务,同时操作上也符合市场监管要求。
以上仅仅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欢迎广大初创型IC设计公司与中小EDA公司进一步探讨其可行性。
--
修改:edaeda FROM 114.250.171.*
FROM 114.250.171.*
我作为EDA公司的人,愿意这种尝试,对估值其实并不是很看重,重点是想合作共同发展。
【 在 RaZ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就实践过了。EDA公司不会认可估值的。这就是以物易物。
--
FROM 114.250.171.*
其实全流程设计还是需要一些特殊的点需要有其它工具来辅助解决的,比如你使用主流的寄生参数提取工具:如何分析不同公司的哪个寄生参数提取工具刚好适合于我这个工艺? 它们提取的精度如何分析?如果发现精度不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何修改才能符合精度要求?
这些就需要一些特殊的解决方案了。
如果都使用主流EDA工具,设计公司的设计结果可能与竞争对手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只有采用差异化的EDA工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有差异化的竞争力。
【 在 CoreMM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们也是中小EDA厂商……
: 搞设计全套流程,绕不开那几个大厂EDA。该花的钱,还得花。
:
--
FROM 114.250.171.*
对,销售提成也是一种模式。比如,软件工具价格20万元,IC设计公司销售提成上限就是20万元,按照一定比例来提成,达到20万后就不再提成了。
不过,由于销售额不是净利润,IC设计公司觉得根据销售提成比较亏,因为他还没有盈利,没有钱去购买EDA工具。如果按照净利润提成的话,其实本质与股权有一定类似了,因为股权的核心价值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 在 Prime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股份很难操作的,而且变现很麻烦;
: 我觉得按照销售额抽成的方式来搞更容易被接受一些
--
FROM 114.250.171.*
可转债是一个好的思路。 严格的说,它是可转债的反向含义,市场上流行的可转债的本意是债权可以转换为股权。而本例中,EDA公司入股IC设计公司,当IC设计公司破产清算时,是可以把股份转换为债权,是反向的可转债。
【 在 tea2j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eda公司是不会愿意的。不如变成了可转债,因为如果是债的话,万一公司破产,债主是可以参与清算偿债。可以设计成这样
: :买软件的钱变成可转债,约定好转成股份的价格,eda公司可在下一转融资到位后的任意时间,选择让这家公司议现金偿还债加利息。如果看好这家公司也可以一直持有,直到快上市时再以约定价格转股。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GM00」
--
FROM 114.250.171.*
站在EDA公司的角度看,确实销售提成对EDA公司有利。不过,本文的出发点是想达到IC设计公司有比较强的意愿来参与这个操作,因此需要设计出对IC设计公司更倾斜的方案,才能吸引IC设计公司来操作。毕竟,EDA公司是乙方,IC设计公司是甲方。
【 在 Prime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销售提成就跟买wafer的成本一样,不盈利你也得买wafer不是
: 股份的问题其实很复杂,成为股东就意味着有很多商业以外的权利,一般公司会非常慎重;
:
--
FROM 114.250.171.*
对,确实股权操作比较复杂。也可以修改为延迟支付策略,即约定3年或者5年后,如果公司业绩达到某某数据,再支付相应的EDA费用。如果公司没有发展壮大,则不用支付费用。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当IC设计公司规模比较小时,它没有经费支付EDA费用。等到公司有实力后再延迟支付。
【 在 Prime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设计公司的啊,我支持销售提成
: 股份本身操作的时间很长,需要搞董事会、股东会决议
: 而且在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占股再小的股东,都有隐含的否决权,一般正常公司都不会这么选的
: ...................
--
FROM 114.250.171.*
EDA公司和IC设计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来选择这种模式,有些EDA公司的发展重点是想让更多的IC设计公司使用自己的EDA工具和服务,在这种条件下,可能他们就会优先选中这种模式来操作。同理,IC设计公司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重心来选择是否采用这种模式。
【 在 zhangku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个公司的员工都要养家。
: 大家互相画饼,衣食住行拿啥买?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14.250.171.*
EDA软件更多的是提供服务,比如有些用户希望有定制化的某些功能,国产EDA公司就可以快速满足客户要求,而国外EDA公司反馈就很慢。比如有些设计工程师想了解某个功能的实现原理,国产EDA公司就会讲解其内部原理,帮助用户理解整个算法的全貌,从而更好地使用工具。
如果IC设计公司使用通用的软件,其设计差异化很难做到。通过定制化功能和服务可以提升设计的差异化水平。
【 在 lichtenl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eda软件便宜的要死
: 好像一年租金10多万吧
: 不知道哪个创业ic公司老板想不开会去用国产eda软件
: ...................
--
FROM 114.250.171.*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能某些IC设计的创业公司不太合适做国产EDA软件的新功能使用,反而是比较大的成熟的IC设计公司有动力去使用差异化的国产EDA工具和服务,从而提升自己的某方面的短板。
【 在 lichtenl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创业公司需要的是最快速的拿出一个能正常工作的芯片
: 这个芯片功能不用太复杂
: 也不需要太有特色
: ...................
--
FROM 114.25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