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群魔乱舞
思尓芯被抽查了吧?上市是没戏了
【 在 eematlab (一辰未冉)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思尔芯里面都是什么人, 这样的公司都曾经号称要上市?!
: 另外你看到的一些做创业的人,大都是sales和AE,PE出生, 真正是国外大厂资深研发出身的很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CT-AL10」
: ...................
--
FROM 111.197.236.182
我在华大不少年了,说说我对华大的看法
华大的研发经理都是技术出生,大部分也只擅长自己干活
这些经理都在这个行业呆了一二十年,以前那么困难都没离开
对EDA还是很有感情的
大部分经理对人员管理和任务分解都不擅长
技术出生,码农通病,不为技术吵架的码农不是好码农
经理经常为某个问题如何实现吵来吵去,熟悉的人都知道对方啥脾气
但是新加入的人未必适应
不擅长任务分解和进度管理,因为经理们都是写代码的核心主力
以前人很少,独狼式开发也能支持下去
现在人多了但是没有相应的任务分解技能,新人融合开发非常困难
大部分部门最大的痛点是招聘人才
之前是EDA冷门不好找人,不过愿意来的也还好,不少老人都是清华北大的
现在是招不起,因为负责谈薪的怕倒挂也好,考虑人力绩效也好
造成的结果就是只招便宜的(因为容易搞定),不要对的
不止一次,公司领导被业务伙伴抱怨,说公司在某个产品不投入
回头面试后,人力反馈这个人非常非常贵,要不你再换个?
要么经理强势,要么业务伙伴施加压力,否则很难招到面试时满意的人
跟业务伙伴打过几次交道,很佩服他们的任务分解和资源配备能力
一旦决定做某个业务,不计成本的找到几个牛人,比如几个天才少年
模块划分好后,扩大队伍到二三十人,一年后就能出产品雏形
在华大,很大可能是一个专家带两三个人干这活,经过一年努力后
会招入两个新人,进度变得更慢,要培训新人啊
然后就被合作伙伴骂不投入
专家觉得自己很苦逼,也很绝望,自己面中的人都到了对手公司
公司觉得专家在招人上不够努力,然后对骂几次拉倒
要么就是招进来二十个便宜新人,重点是便宜
然后质量进度都一塌糊涂,经理被骂不出活
只能希望上市后能改变招聘上的巨大短板,能跟对手抢人
另外需要增强经理们的任务分解能力和进度管理能力
【 在 yemincong (渐渐)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接触过华大的人,就这段时间碰了些深圳这边的...
: 希望华大能够撑起来
--
修改:jjfz FROM 111.197.236.182
FROM 111.197.236.182
合作伙伴已经证明了,合理划分模块后
每个模块一个带头人加上几个卖力干活的
整个系统可以飞快的搭起来
华大的问题,有的是模块划分不好
更大的问题是即使划分了,每个模块也找不到合适的带头人和干活的
整个系统只能串行的慢慢开发
【 在 PrimeTime (static timing analysi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eda软件的核心开发,靠堆人有用么?
: 如果没用,其实现在华大的管理也没啥错
--
FROM 111.197.236.182
越是大公司,越不要期望出来一个人就能带起队伍
他也许能挖来一个队伍,但是很难从零建立一个队伍
面试多了,越是外企,越是喜欢螺丝钉的开发管理模式
不会轻易让一个人能掌握全流程的
【 在 yemincong (渐渐)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东西很难界定的, 像我说的这几个, 如果面对外行的话, 他们的经历, 乃至做过的产品都会让人觉得来了就能带起一个team, 至少做出来的东西就能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
--
FROM 111.197.236.182
以前我看法跟你一致,但是最近被震惊了
一个有资深经验的专家,配套几个没有EDA经验的天才少年
划分好模块后,各自带领几个码农
一年多就初步做出一个大领域的EDA产品,评测还挺好
EDA领域是有挺多特别知识点,所以需要一个本领域专家
但是牵涉到算法啥的,不要小瞧那些天才少年
他们的算法功底和建模能力,要比EDA绝大部分研发强的
【 在 edaeda (edaeda) 的大作中提到: 】
: jjfze建议通过抢夺市场中的EDA人才来加速EDA软件的开发,这个建议从局部效应上可能还不错,但是不能解决中国EDA人才短缺的根本问题。这个策略是一个零和效应,A公司从B公司挖来人才,B公司从C公司挖来人才,对中国EDA总体人才总量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改变。
: 因此,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培养人才,而不是去挖人才。比较好的策略是:招聘没有经验的人员,然后公司通过长期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如何成批量地培养中国EDA人才的方法。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培养方法,今后就不用担心市场中的EDA人才不足的问题了。这
: 另外,文中提到的合作伙伴快速组建团队的策略,在中国的EDA领域现阶段还不适用,原因有2个:第一是EDA产品本来就是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在技术上有突破,短期不可能快速开发出好的产品。第二是目前人才短缺,即使把全中国的EDA人才都挖来,也不能马上弥补短板。
: ...................
--
FROM 111.197.236.182
跟工艺无关的软件,比如综合和数字验证
gcc/clang它们做这个毫无压力,算法和编译器控制,都要比EDA精通的
评测自然是跟主流商业软件比啊
大公司集中人才搞个综合软件,是可行的,只是性价比太低
考虑到物理综合跟工艺相关,这些知识它们不太擅长罢了
【 在 lonAlpha (虎虎虎)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你说的具体哪个软件,评测还挺好是怎么好法
: 大部分点工具都有开源实现,做出来问题不大。
--
修改:jjfz FROM 111.197.236.182
FROM 111.197.236.182
你理解错意思了,只是lib的话也可以认为跟工艺没啥关系
反正综合只是使用lib中的某些数据而已,被lib隔离了工艺
除非物理综合,需要考虑DRC,route啥的,跟工艺结合太紧密
人家是用实际例子跟商业软件做对比测试,规模也是几个M的
开源的能支持到这个规模么?
【 在 jeffyking (jeffy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综合有两部分,前面化简可以tech independent,后面map是完全与lib相关的,不然咋保证timing,area等等呢。综合是核心得不得了的了,以开源为基础做一个可以,当产品卖,就毫无竞争力了。
--
FROM 111.197.236.182
增加的主要是STA高精度时序计算才会用到的数据,比如input_ccb
对于综合,用用NLDM就够了
【 在 Jarma (一切顺利) 的大作中提到: 】
: lib随着工艺变化一直在添加新的feature,很难隔离工艺的
--
FROM 111.197.23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