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群魔乱舞
厮杀?跟谁厮杀?那些国际巨头?现在乱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跟那些国际巨头直接竞争,国际巨头又没被禁
【 在 dls27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这种确实挺普遍的... 不过也没办法,一个行业被鼓励发展/资本进入的时候总会有大量浑水摸鱼的进来,甚至是大部分,最后逐渐厮杀出少数真正能打的公司就算成功了
:
--
FROM 116.227.154.*
手机行业政府投了多少钱,连现在芯片的零头都不到,手机都是靠销售养活自己的,近几年新的芯片公司哪个能?
【 在 dls27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手机行业怎么厮杀现在也一样,当年的国际巨头也没被禁。当然这两个行业不是一码事,也不保证这条路一定能走通,但目前的思路就是如此
:
--
FROM 220.196.60.*
这些可不是靠政府补贴起来的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澜起 飞腾这些不是都盈利了嘛?
:
--
FROM 220.196.60.*
很好,把国外的软件禁了
【 在 jjfz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我看法跟你一致,但是最近被震惊了
: 一个有资深经验的专家,配套几个没有EDA经验的天才少年
: 划分好模块后,各自带领几个码农
: ...................
--
FROM 116.227.154.*
写得好,深刻形象的描述了这件衣服的无可比拟的精致与美丽
【 在 edaeda 的大作中提到: 】
: jjfze建议通过抢夺市场中的EDA人才来加速EDA软件的开发,这个建议从局部效应上可能还不错,但是不能解决中国EDA人才短缺的根本问题。这个策略是一个零和效应,A公司从B公司挖来人才,B公司从C公司挖来人才,对中国EDA总体人才总量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改变。
: 因此,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培养人才,而不是去挖人才。比较好的策略是:招聘没有经验的人员,然后公司通过长期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如何成批量地培养中国EDA人才的方法。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培养方法,今后就不用担心市场中的EDA人才不足的问题了。这个摸索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 另外,文中提到的合作伙伴快速组建团队的策略,在中国的EDA领域现阶段还不适用,原因有2个:第一是EDA产品本来就是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在技术上有突破,短期不可能快速开发出好的产品。第二是目前人才短缺,即使把全中国的EDA人才都挖来,也不能马上弥补短板。
: ...................
--
FROM 116.227.154.*
说的好,就要用别人的名词,才能显示水平
【 在 jjfz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加的主要是STA高精度时序计算才会用到的数据,比如input_ccb
: 对于综合,用用NLDM就够了
:
--
FROM 116.22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