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美国人的动作太快了
- 自11月1日起,台积电工程师搭包机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厂Fab 21 ,表定每2周1班、共6班包机陆续前往亚利桑那州厂区,以每班飞机300人(含家属)、平均1家3口估计,1班飞机至少载走上百名工程师。台湾媒体人陈凤馨于节目示警,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陈凤馨表示,台积电第2架包机也在近日飞往亚利桑那州,第1座工厂的移机典礼将于12月进行,之后就会进行试产和量产。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第2个厂是3纳米,应该是谈得差不多了,《商业周刊》更拍到第2个厂区的地基已建设完毕。陈凤馨表示,亚利桑那州的第2个厂区,建设时间将比第1厂区更加快速完成,第2个厂会不会需要更多的台积电员工,这是个问号。
 
 陈凤馨指出,台积电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设厂,已是近2、3年最大的新闻,之所以《商周》的照片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台湾人发现,美国要的不是台积电去投资、砸钱,也不是5纳米、3纳米这些最先进的技术,美国要的还包括了台积电的人才,「要钱、要技术,也要人才。」
 --
 FROM 111.192.118.*
 
- 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陈凤馨表示,也许1000人对于共有10几万工程师的台积电来说,似乎并不是这么多,只是这一批人是最顶尖的工程师,且未来将持续有包机将台湾的顶尖人才送往美国,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感受就会特别强烈。
 
 台积电为什么要这么做?陈凤馨分析,之前不管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或张忠谋,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都提到,晶圆代工在美国生产非常不划算,不只成本会拉得很高,更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人才。第1,没有足够熟练的高阶工程师,因为美国本来理工人才就不多,愿意投入到半导体的人也非常有限,虽然亚利桑那州为了吸引台积电投资,在附近的几所社区学院开设了半导体课程,但训练的是第1线技术人员,而不是现场可以解决问题的工程人员,终究还是有差距,所以美国很难挖掘到这么多足够的工程师,这本来就是台积电当初担心的事。
 
 陈凤馨指出第2点,美国的工程师不愿意轮班。但晶圆一旦上线后,必须要24小时运作,且那不只是轮班问题,还需要随call随到。随call随到在新竹的科技公司其实很常见,客户临时有需求,或者运作上突然出状况,必须要在多少时间之内立刻赶回公司或工厂,一定会有一些轮着接电话的人。要有现场的轮班人员,也要有随时接电话的人员,这些事情对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无法接受的事情。短期之内也无法改变美国的文化,所以台积电干脆直接在台湾搬人才过去,可能速度还比较快一点。
 
 台湾是不是正在国际竞争中快速流失人才?
 
 陈凤馨解释,人才库没有那么多、熟练的人才更少,基于以上2点,台积电必须这样子把人才一批批搬过去,且未来如果还会有第2个厂区,第3个厂区需要人才的时候,台积电都只能从台湾搬,这本来就是可预料的划面。
 
 陈凤馨指出,基于地缘政治的紧张,各国来台湾挖角人才的情况似乎越来越严重,早在1960、70年代,台湾就很清楚知道,「台湾没有任何优势,只有人。」因为台湾没有生产石油、天然气,没有生产铁矿砂或煤矿,也没有广大市场,2300万人口就已经紧绷了,放在区域竞争角度来看,市场非常小,所以台湾唯一有的就是人力跟人才。
 
 陈凤馨提到,早期台湾是用勤劳的人力,有很多加工出口区,当时的加工出口区对台湾的经济成长帮助非常大,也确实形成了1种模式,所有发展中国家开始藉由加工出口区或者轻工业区,慢慢发展出累积资本、技术的能力,当时台湾成长的模式,给了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启发。第2个就是人才,到了1980年,早年从顶尖大学去美国留学的这批人,在科技发展的导向之下,以及美国当时发展「水平分工」的趋势之下,过去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在1980年代之后,变成「来来来,回台湾」风潮,人才回来台湾,聚集出新的产业模式,将「技术密集」在台湾落地生根。
 
 台湾工程师一批批去美国,台湾会「慢性失血」
 
 陈凤馨指出,将来可能会有台美工程师相互比较的问题,台湾工程师除了技术上非常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之外,肯吃苦、肯轮班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但当台湾工程师发现美国工程师不愿意轮班,也不需要随call随到,这件事情的不平衡,随时会爆发出来。随着台湾一批批人才去美国,会形成「慢性失血」的状况。
 
 陈凤馨表示,全世界都希望能够分散半导体产业,让全球不要那么依赖台湾,台湾面对各国的蚕食无力阻挡。现在,台湾要试着将各国蚕食所造成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逃避,想着「全世界离不开台湾,大家放心」。这些话,今年、明年或许有效,但5年后呢?10年后呢?如果此刻不去面对,5年后就会无法因应。
 
 陈凤馨提醒,让人才聚集在台湾最重要,除了面对蚕食,要找出1条出路,让人才愿意在新产业的需求之下聚集在台湾。现在全世界都在抢人才,所有的已开发国家老年化都非常明显。台湾面对的压力比所有其他地区都更严峻。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11月1日起,台积电工程师搭包机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厂Fab 21 ,表定每2周1班、共6班包机陆续前往亚利桑那州厂区,以每班飞机300人(含家属)、平均1家3口估计,1班飞机至少载走上百名工程师。台湾媒体人陈凤馨于节目示警,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 陈凤馨表示,台积电第2架包机也在近日飞往亚利桑那州,第1座工厂的移机典礼将于12月进行,之后就会进行试产和量产。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第2个厂是3纳米,应该是谈得差不多了,《商业周刊》更拍到第2个厂区的地基已建设完毕。陈凤馨表示,亚利桑那州的第2个厂区,建设时间将比第1厂区更加快速完成,第2个厂会不会需要更多的台积电员工,这是个问号。
 : 陈凤馨指出,台积电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设厂,已是近2、3年最大的新闻,之所以《商周》的照片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台湾人发现,美国要的不是台积电去投资、砸钱,也不是5纳米、3纳米这些最先进的技术,美国要的还包括了台积电的人才,「要钱、要技术,也要人才。」
 --
 FROM 111.192.118.*
 
- 一个工厂按过去,1500人算。
 那么现在三个工厂,至少要过去5000人左右。
 如果按照湾湾新闻说的要过去6个工厂,那么最终人数应该在1万左右的员工过去。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11月1日起,台积电工程师搭包机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厂Fab 21 ,表定每2周1班、共6班包机陆续前往亚利桑那州厂区,以每班飞机300人(含家属)、平均1家3口估计,1班飞机至少载走上百名工程师。台湾媒体人陈凤馨于节目示警,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 陈凤馨表示,台积电第2架包机也在近日飞往亚利桑那州,第1座工厂的移机典礼将于12月进行,之后就会进行试产和量产。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第2个厂是3纳米,应该是谈得差不多了,《商业周刊》更拍到第2个厂区的地基已建设完毕。陈凤馨表示,亚利桑那州的第2个厂区,建设时间将比第1厂区更加快速完成,第2个厂会不会需要更多的台积电员工,这是个问号。
 : 陈凤馨指出,台积电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设厂,已是近2、3年最大的新闻,之所以《商周》的照片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台湾人发现,美国要的不是台积电去投资、砸钱,也不是5纳米、3纳米这些最先进的技术,美国要的还包括了台积电的人才,「要钱、要技术,也要人才。」
 --
 FROM 120.244.36.*
 
- 不停卷,凌晨来电话就得去公司。
 
 论卷,没任何国家的人卷得过中国人。
 
 这就是所谓的命
 
 卷不动了,就被淘汰
 
 007撑起的TSMC
 
 996撑起的华为
 
 【 在 TDK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工厂按过去,1500人算。
 : 那么现在三个工厂,至少要过去5000人左右。
 : 如果按照湾湾新闻说的要过去6个工厂,那么最终人数应该在1万左右的员工过去。
 --
 FROM 59.109.149.*
 
- 搬去美国工资也得至少涨一倍吧,台积电成本吃得消不
 --
 FROM 110.191.210.*
 
- 其实不是,对于父母在城市已经有房的中国人,不会进这种厂子卖命
 【 在 smezs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停卷,凌晨来电话就得去公司。
 : 论卷,没任何国家的人卷得过中国人。
 : 这就是所谓的命
 : ...................
 --
 FROM 111.192.118.*
 
- 台积电的成本都是你买的手机来负担
 能理解吗?
 
 【 在 si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搬去美国工资也得至少涨一倍吧,台积电成本吃得消不
 --
 FROM 120.244.36.*
 
- 解决办法:所有台湾人一起搬去美国,给一块地,还叫台湾。这边的台湾,改造成战争堡垒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11月1日起,台积电工程师搭包机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厂Fab 21 ,表定每2周1班、共6班包机陆续前往亚利桑那州厂区,以每班飞机300人(含家属)、平均1家3口估计,1班飞机至少载走上百名工程师。台湾媒体人陈凤馨于节目示警,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 陈凤馨表示,台积电第2架包机也在近日飞往亚利桑那州,第1座工厂的移机典礼将于12月进行,之后就会进行试产和量产。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第2个厂是3纳米,应该是谈得差不多了,《商业周刊》更拍到第2个厂区的地基已建设完毕。陈凤馨表示,亚利桑那州的第2个厂区,建设时间将比第1厂区更加快速完成,第2个厂会不会需要更多的台积电员工,这是个问号。
 : 陈凤馨指出,台积电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设厂,已是近2、3年最大的新闻,之所以《商周》的照片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台湾人发现,美国要的不是台积电去投资、砸钱,也不是5纳米、3纳米这些最先进的技术,美国要的还包括了台积电的人才,「要钱、要技术,也要人才。」
 --
 FROM 117.136.33.*
 
- 哈哈,需求和供给的弹性,交易达成
 能理解吗?
 【 在 TDK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台积电的成本都是你买的手机来负担
 : 能理解吗?
 :
 --
 FROM 123.112.65.*
 
- 手机的是必需品,有本事你别买别用。
 【 在 am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需求和供给的弹性,交易达成
 : 能理解吗?
 --
 修改:TDK1 FROM 120.244.36.*
 FROM 120.2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