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芯片问题得核心,就是时间问题
芯片封我朝,是封不住的。但是可以迟滞。。
美帝得目标就是迟滞我朝得快速进展,以争取时间,搞定大毛,搞定盟友,搞定产业回流,美帝也怕自己来个休克疗法
1.芯片得制造,我朝迟早会攻克,少则5-10年,多则10-20年,只是时间问题。
2.但是这个攻克,不是说,你直接上来就是顶级。那都是捧杀。显然,仿-造-创造-引领 这个过程都得走
3.天朝芯片是个大市场,有大市场攒着,就可以慢慢养着。
4.本来是个大家分工效益最大化得问题,你非要拉着几个主要加工商搞事情,迟滞。想以此获得时间上得优势,
那好,我们只好也想办法刺激你了。我们学造芯片,你们学采矿呗。
5.镓之类的管制,也是一个时间迟滞策略,最终美帝系,通过自己盟友圈,实现采矿,加工,供应,也不是啥多难得事情。。。但是确实也要时间,也会拉高成本。。。。不求卡脖子,只要能迟滞,就成功了。。。
6.之前芯片4,大家还面子上都说得过去,现在棒子你跳反,那么直接打击得就是你。。。后面看美帝从哪拿对价补给你。。。。大国讲究远交近攻?棒子没有搞清自己是啥国家
7.未来的世界,一个比的是武力,能保安全; 一个比的是社交,看谁朋友圈更大; 一个比得是勤奋,谁制造,谁才是未来。
--
FROM 103.35.105.*
什么叫指数级???
墨菲定律可不是指数级。。而且已经到极限了。。再怎么指数?
而且,你之前的快速增长,是原因 市场需求的保障。。。现在大周期上,已经是下降周期了,看看棒子的库存?
用什么去推动迭代指数???
追求低nm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功耗和缩小体积。。。主要场景是移动场景。。。这个场景是需求推动,市场推动的。。。。在移动互联网之前,只讲算力,不讲nm的。
然后,你指数后,市场缩小1半。。。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芯片产业是快速进步的。你攻克的速度慢于指数式增长速度,等于做了无用功。你的攻克速度慢于竞争对手国,同样等于做了无用功。你的研发收益无法从市场收回。长期靠国家补贴,是不可持续的。
:
--
FROM 103.35.105.*
我来给你讲讲摩尔定律:
也就是自媒体人谈的所谓 集成电路的指数型增长。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摩尔定律是内行人摩尔的经验之谈,汉译名为“定律”,但并非自然科学定律,它一定程度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摩尔第二定律:摩尔定律提出30年来,集成电路芯片的性能的确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另一方面,Intel高层人士开始注意到芯片生产厂的成本也在相应提高。1995年,Intel董事会主席罗伯特·诺伊斯预见到摩尔定律将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同年,摩尔在《经济学家》杂志上撰文写道:“令我感到最为担心的是成本的增加,...,这是另一条指数曲线”。他的这一说法被人称为摩尔第二定律
从技术的角度看,随着硅片上线路密度的增加,其复杂性和差错率也将呈指数增长,同时也使全面而彻底的芯片测试几乎成为不可能。一旦芯片上线条的宽度达到纳米(10^-9米)数量级时,相当于只有几个分子的大小,这种情况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将发生质的变化,致使采用现行工艺的半导体器件不能正常工作,摩尔定律也就要走到尽头
从经济的角度看,正如摩尔第二定律所述,20-30亿美元建一座芯片厂,线条尺寸缩小到0.1微米时将猛增至100亿美元,比一座核电站投资还大。由于花不起这笔钱,越来越多的公司退出了芯片行业 [8] 。
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是纽约城市大学一名理论物理学教授,2012年接受采访时称摩尔定律在叱咤芯片产业47年风云之久后,正日渐走向崩溃。这将对计算机处理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摩尔定律就会崩溃,单靠标准的硅材料技术,计算能力无法维持快速的指数倍增长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来解释一下你关心的三个主要问题。
: 第一问题:什么是集成电路的指数式增长
: 集成电路的指数式增长,是指每隔一段时间芯片内的器件密度倍增。
: ...................
--
FROM 103.35.105.*
已经建到1000米高的大楼了。你说还能指数型增长到2000米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什么开辟新的指数阶段,当然是能够继续提高器件密度的办法了。
: 平房密度提高不下去了,就不能盖楼吗?楼的层高增加不下去了,还可以让住户一专多能。一专多能走到了头,还可以让住户长三头六臂,这叫多信息位量子叠加。
:
--
FROM 103.35.105.*
摩尔定律,也快到头了
4nm再向1nm,然后呢,没有人知道然后?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摩尔定律,美日欧的进步已经到了对数阶段。而中国仍然在指数阶段。当然,中国最后也回到对数阶段。
--
FROM 103.35.105.*
95年那个,应该是摩尔,原文有误。
摩尔(G. Moore)于1995年在《经济学家》上撰文指出:新一代芯片的诞生将伴随着其制造成本的翻番,周期为4年,描述了摩尔定律受经济因素制约的现象和规律。
Intel董事会主席罗伯特·诺伊斯,1990年6月3日,诺伊斯因游泳时突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62岁。
也不是你说的1989年。
谁说从来没有18个月???当然有:
1975年,摩尔在国际电信联盟IEEE的学术年会上提交了一篇论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密度每年一番”的增长率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正。按照摩尔本人1997年9月接受《科学的美国人》一名编辑采访时的说法,他当年是把“每年翻一番”改为“每两年翻一番”。实际上,后来更准确的时间是两者的平均:18个月
产业规律,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物理极限。所以才有人说,摩尔定律要走到头。。。而不是永远经验有效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篇文章4个部分,谈了4个意思,每个部分都有严重错误。光看资料,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就会以讹传讹。
: 第一个,摩尔定律从来没有过以18个月为周期。第一个指数阶段以12个月为周期,第二和第三个指数阶段主要以24个月为周期,第三个指数阶段末期以36个月为周期。
: 第二个,摩尔定律不是什么经验之谈,更不是什么自然科学定律,而是一种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即产业规律。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不是只有自然科学规律才是规律。
: ...................
--
FROM 103.35.105.*
是的。美帝有些人被永世富贵诱惑了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和欧美都在憋大招中,看谁先憋出来大招。
: 不过在芯片这方面,谁先出来也不重要,对手很快就能知道怎么回事。
: 就连原子弹这么保密的东西都能很快被多个国家分别搞出来,何况今天互联时代。
: ...................
--
FROM 103.35.105.*
总会有新的皇冠的
【 在 oakru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研发出来光刻机,早晚会把芯片价格搞下来
--
FROM 103.35.105.*
人口问题,是问题吗?本身这就是个问题。
对人口的担忧,主要是担心养老体系的结构性问题。。。会突然出现阶梯负担。
实际上,人口总量,7-10亿对于大国来说,可能都不是啥大问题。
但是,还要考虑一个ai化的问题,未来10-20年,会不会ai提高生产效率,造成社会整体职业岗位下降
或者说,会不会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就业,也能实现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个是个问题
【 在 fans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口问题要解决加班问题和房价问题,必须强制不加班,取消不定时工作制劳动合同,否则哪有时间生孩子,孩子怎么成家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3.35.105.*
你以为呢。要不人人自危,都觉得硅基要取代碳基了。
文明会获得永生。。。但不是碳基。。。而是硅基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AI导致人口减少
: 那人类就有大麻烦了
: 人类文明是建立在有足够多的人
: ...................
--
FROM 103.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