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他领域都能突破,为啥就集成电路这嘎达不行
我就是情报,你真搞笑,根本没有大脑
【 在 capablanc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来套情报了。
--
FROM 218.249.201.*
集成电路产业本来就是短期突变和长期渐变交替出现。你讲的是企业搞的长期渐变。但是还有企业搞不了的短期突变,改变指数发展范式。比如,cmos指数范式走不下去了,美国搞了finfet指数范式,美国带着韩台俩小弟走下去了,欧日之前美国卖cmos指数技术体系,它们也能搞cmos,等到finfet了,美国不卖给它们了,它们也玩不下去22纳米以下了。我们原本也不行,因为台积电没给梁博士安排位置,这才有后来的突破。但finfet到头以后,连我们的留学生都不接收了,技术也封锁了,供应链也排斥我们了。现在我们该想想人家老美怎么搞的更替指数范式的短期突变了。
【 在 hhhhc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颠覆性的技术?你得从产业链考虑。否则你咋理解英伟达曾经也快搞不下去了?当时它是因为它的技术不够先进吗?
: 后续它撑住了活过来了,是它在当时有突破了一个颠覆性技术点吗?
: 比特币挖矿晚个几年,AI应用晚个几年,恐怕英伟达就被别人收购了。但是比特币挖矿相关算法,AI应用技术也不是英伟达搞出来的,只不过它们都用到了英伟达的硬件,极大的提升了硬件的采购量,给英伟达注入海量的资金回馈。
: ...................
--
FROM 218.249.201.*
重视是重视了,但产业逻辑没打通。科技部领着国企搞产业突破,行不通。
【 在 startover8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被老美小日本及弯wan黑了,加上联想柳这样的带lu者,把集成电路自主研发的路给堵了,不过现在自主研发重视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
FROM 218.249.201.*
1微米
【 在 hhxs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的什么工艺?
--
FROM 218.249.201.*
这还用问,这点思辨能力没有?
【 在 hhxss 的大作中提到: 】
: 1微米用的哪家的工艺?量产累计出货多少颗?
--
FROM 218.249.201.*
其实,你最大的问题,是心里只有产业链,没有创新链。没有创新链,产业链是别国卖给你的,那你能不被卡吗。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很显然低估了两件事
: 1. 你低估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难度,记住有木桶效应,任何一个关键一环没有突破都不行
: 2. 你低估了美国技术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中的地位,据此美国可以主导和影响其他国家
: ...................
--
FROM 218.249.201.*
那都是外因。你从产业本身发展特点思考一下。集成电路指数发展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的指数发展推动了什么的指数发展?其他产业为什么不是指数发展?指数式发展带来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想不明白这个,你就分析不明白这个产业的发展内因。
【 在 ABCDEFGHJKLM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工业领域类似奥运, 芯片类似足球
: 「小巧难女少」的项目 中国总投入更多就赢, 足球项目别的国家投入更多(整个生态的规模更大),中国就不行
: 皮裤套棉裤,必有缘故。
--
FROM 218.249.201.*
你也不懂,你也说不出来。
【 在 wholeho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懂什么叫做突破
:
--
FROM 218.249.201.*
见图
【 在 wholeho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突破?
: 以什么为标志。
: 其他行业,啥叫突破,以什么为标志?
: ...................
--
FROM 218.249.201.*
所以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新型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基础研究提供知识,而且要有巴斯德类研究集成新知识提供新指数范式的思想理念,然后才是落实到具体工艺,最后才是集成工艺形成量产能力。每个环节都需要专才才能整体。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缺少巴斯德类研究环节。不是吗?你能利用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逻辑电路三维堆叠的理念方案吗,能提出chiplet的封装理念和标准吗?这需要大学研究人员中的佼佼者。抱团才能提出。
【 在 Old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没太多工程经验,很多东西不是理论就能摆平一切的,很好的理论很好的设计,到了实际应用场景,用户case分布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很可能走入死胡同,做不下去。
: :
--
FROM 218.2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