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用某国产芯片有感
最近接触到一款国产信创SOC芯片
最大特点是集成度真的很高
各种功能全都有,完全不给周边配套厂商一点机会
当然弊端也很明显,管脚太多了,接近2000个
封装巨大,pcb设计非常复杂,难用
要不是指定必须用,,,
搞成这样子,真的不如用pcie总线和usb总线外扩
管脚能少2/3,当然这样会给其他厂商吃周边的机会
我觉得这就是我国通吃文化在芯片设计的上的体现,宁可胀死自己,也绝不给别人活路
--
修改:salsalover FROM 114.246.95.*
FROM 114.246.95.*
反正信创也不在乎成本
【 在 EmperorPi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
: 这种设计都是需求做的很挫才这样
: 成本浪费
--
FROM 114.246.95.*
大卖一波,上市圈钱套现离场
换什么代呀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芯片是昙花一现,以后没法升级换代,升级成本太高,甚至现有版本的售后FAE队伍都要累死了。这种公司的老大抱着铁饭碗心理,以为占据了这个领域,以后就可以坐着收钱了。但芯片是每两三年升级换代一下,跟不上的公司很快就被淘汰了。
--
FROM 114.246.95.*
我猜肯定是core limit
多放点pad不放白不放
【 在 sandy198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你这么说的
: 做SOC占芯片面积的是CPU GPU cache这些电路,等这些摆放好后一些零散的角落里正好可以塞一些pcie sata USB
: 还可以给客户降低主板上的物料成本
--
FROM 114.246.95.*
intel的管脚大部分都是供电,功能管脚没那么多
另外管脚间距粗大,要求地电层铜皮至少3盎司厚
【 在 sandy198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的 Intel 志强CPU 3000个管脚左右,参考设计12层pcb
--
FROM 114.246.95.*
少的多
【 在 muguanxi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不集成,周边芯片不要管脚?
--
FROM 114.246.95.*
售价是进口同类型的2倍吧
封装成本太高了
【 在 jan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来说中间部分可以是空的,或者全部为电源/地,否则fan-out费劲。
: 集成度高了,只要设计成本及可靠性ok,肯定是好事。
--
FROM 114.2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