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如果他对噪声的认识有这么大的问题,他所在的公司确实很可疑
至少应该不是正向设计的
【 在 ericking0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国内对标ADI的ADC,DAC产品的公司,哪家做得最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an 26 21:08:05 2025), 站内
:
: 这几个source都是宽带噪声,都会被后面的digital filter滤掉;
: 其实和nyquist的贡献量不一样,但是我认为贡献比例都是类似的;
: 还有很多时候buffer和ota的噪声分析的paper的结论都是把buffer和ota噪声合并到kt/c项里面的;这个贡献是很难被忽略的;
: 【 在 lichen86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噪声测量本来就有一定的随机性,纠结那百分之1没有太多意义。sd adc在这个噪声级别的,kt/c噪声是大头,量化噪声是其次,然后是内部积分器噪声,buffer在这里不是主要的。这个和sar不太一样,sar的话,采样电容大,只采一次,buffer就会贡献很大噪声。有人把没搞清楚区
: 别,张冠李戴了。。。
: : :就这点而言我觉得PT的质疑是没啥问题的;:没道理贡献噪声的device多了,noise反而减小的;:DSM的主噪声源无非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39.144.139.*]
--
FROM 115.1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