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朱镕基乱搞,出了政策可以用校产做抵押来贷款,很多校办公司都是这样起家的。但严格的讲,学校资产是不能拍卖变现的,所以银行不能以此作为抵押物来放贷款。如果这些校办企业后来还不上贷款,要么银行有一笔坏账,要么学校拍卖大楼来赔钱。
清华紫光现在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是很好了,算是平安落地。隔壁北大方正的4000亿的大窟窿现在依然是银行的一大笔坏账,不知道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把北大推平了搞房地产?
【 在 GoogleGlass (眼镜即世界)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玩法都在用,很正常的融资渠道。
: 关键在于个人也是要出钱的,不可能从银行拿到全额贷款,银行也不是白痴。
: #发自zSMTH@iPhone12Pro-Max
: ...................
--
修改:lxku FROM 114.249.25.*
FROM 114.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