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以前我的工作与这块相关, 不过不是Q,而是另一家。
凡是gps定位芯片,通常都会用到agps服务,来加速定位。 agps需要从网络服务器拿到一些数据(你可以想象一些最新的定位所需数据,还没来得及更新到gps卫星上去,而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拿到, 二是一些数据量较大的数据,比如长期星历,上传到卫星成本太高, 可以通过网络发送),而拿这些数据是通过tcp网络, 中间需要鉴权,还要上传终端设备的大致位置信息, 这些在3GPP SUPL协议,以及一些私有协议里都有定义。
现在上海千寻给北斗做的辅助定位系统, 我没看过,但应该也是这套原理吧, 没理由不参考成熟方案。
这背后涉及到的隐私问题, 要细究起来, 还真是有风险。
就像水木实名制也知道我是谁,查我ip知道我在哪一样
--
FROM 180.15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