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体系强、韧性大,这不假。但不仅从0到1的颠覆性概念创新力不足,从1到100的产业化能力也还非常不够。我们多数还是靠买买买的。追根溯源,我们对产业创新极少思考,反映出我们工程师群体的眼界狭窄。
近代文明的主题词是产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是革命性产业。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是革命性产业里的新生事物。从系统观来看,革命性产业均有颠覆性概念引发,从颠覆性概念到产业化,其复杂程度日益加深。弹星系统工程的原理的固化的,可以一张图纸干到底,可以静态规划,包干实施。集成电路产业则不痛,其集成电路的概念处于不断微细化的过程当中,是持续快速演进的复杂系统,找不到总设计师,画不出一统所有的图纸。弹星系统工程内嵌的整体论、构成论的观点已经不再适用。美国适应这种发展形势,提出了由国家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和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统筹的新型系统工程。
思考过NTRS、ITRS、IRDS为什么统筹的时间范围是15年吗?DARPA做概念验证的时间,是4年;从概念验证开始,到产业化实现,通常是11年。比如,从1947年12月晶体管发明,到1959年6月集成电路量产,大概是11年的时间;finfet从2000年首次验证可以实现22纳米以下器件(15纳米finfet),到2011年intel量产22纳米芯片,也是11年。
【 在 Simu1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只是半导体还不够好
: 整个工业体系,比韩国、日本、台湾地区强一百倍
: 韩国和台湾有主权?俄罗斯有主权,我们也有主权,为啥不行。这种主权说没法大一统。
: ...................
--
FROM 218.2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