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种享受,而且读后自然生出想去看看现状的想法,可惜太远。好在不象屈原故里姊归,被水库淹掉,将来总有机会。根据以往访古经验,总结起来这亭一般有二种可能性:
第一是被翻新成钢筋水泥建筑,以图坚固,代代相传,其结构样式与彼时已完全不相干。这种新古懂约已占当今“古迹”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少甚至被造得炮轰不倒,误导众思,全完是欺世假货,典型代表如雷峰塔,窃以为还不如破坏它为妙。
第二踪影全无,虽说令人黯然,但尚留遐想余地,你可在心里自己另造一个。至少提供了一个凭吊之处。
改开伊始时还有第三种,也是最佳状况:被某社办厂占用,尽管破破烂烂,但屋顶还在。遇到这种情况算是最幸运的,不枉了这一遭的走。
不知那醉翁亭现在正何等模样了,幸逢信息时代,可去网上略睹风采。但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不被吓一跳,醉翁亭不但被翻了新,还居然被画蛇添百足,被一大群建筑“组合”成了一个迷魂阵。所谓“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早已荡然无存。窃思,醉翁如能复活重游故地,一旦进去还怎辨得东西?如果再灌了那口黄汤,难保不晕头转向跌倒在地。
小矮皑人当道,算了。
--
FROM 11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