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韩国教育体系的重大缺陷:培养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 (转载)
分类教育是出路,
前提是减少收入差距,
如果大学生和中专生收入差距很大,这个问题依然无解,
读大学让我生活更好,凭什么不允许人家卷?
只有在,全民福利足够好,底层/体力劳动者也有足够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的时候,
自然就不那么卷了
【 在 beihai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longyao (longyao),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韩国教育体系的重大缺陷:培养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23 20:58:58 2024), 站内
: ...................
--
FROM 223.71.6.*
两家培养目标不同
【 在 nuisancebug 的大作中提到: 】
:
: 美国的大学生比例得有百分之三四十,中国不到百分之十。
:
: 美国,很多时候显示出人才过剩,张益唐没成名之前在麦当劳打工。人家不care你有多高的学历,你不能给社会做出贡献,你也得吃饭,那就得干劳动者的工作。
:
#发自zSMTH@CDU.MP
--
FROM 223.104.204.*
就应该规定,文科生不能超过理工科人数的三分之一
【 在 beihainan (beihai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longyao (longyao),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韩国教育体系的重大缺陷:培养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23 20:58:58 2024), 站内
--
FROM 39.144.124.*
本来就是,然并卵,理科生也没有多少就业机会。
【 在 rive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应该规定,文科生不能超过理工科人数的三分之一
--
FROM 120.245.92.*
不说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本质,至少在过程中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平均缩短了约10%的工作年限,即多提供了10%的就业岗位,在生产力足够发达的今天,更长的受教育年限,以一种低消耗的方式养活更多的人,挺好。
所以,12年免费义务教育很有必要,职业教育也可以是义务教育的一种形式
【 在 beihai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longyao (longyao),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韩国教育体系的重大缺陷:培养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23 20:58:58 2024), 站内
: ...................
--
FROM 120.244.220.*
等等流水线上站着的也都是“大学生”的时候再说过剩吧
【 在 beihai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longyao (longyao),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韩国教育体系的重大缺陷:培养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23 20:58:58 2024), 站内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VR-AL00」
--
FROM 175.2.17.*
住房过剩、大学生过剩、电动汽车过剩。。。一窝蜂大跃进思维,永远搞不好
【 在 beihai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longyao (longyao),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韩国教育体系的重大缺陷:培养了过剩的大学毕业生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23 20:58:58 2024), 站内
: ...................
--
FROM 117.143.144.*
可以人力输出,赚地球人的荷包
--
FROM 61.135.215.*
直接16年呗,所有人本科起步
【 在 topbob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说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本质,至少在过程中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平均缩短了约10%的工作年限,即多提供了10%的就业岗位,在生产力足够发达的今天,更长的受教育年限,以一种低消耗的方式养活更多的人,挺好。
: 所以,12年免费义务教育很有必要,职业教育也可以是义务教育的一种形式
--
FROM 36.112.32.*
朝闻西死都可以,当然干什么工作也可以。关键在于学到了什么,把幼儿园改个名字叫大学未必是什么进步
【 在 nuisancebug 的大作中提到: 】
:
: 美国的大学生比例得有百分之三四十,中国不到百分之十。
:
: 美国,很多时候显示出人才过剩,张益唐没成名之前在麦当劳打工。人家不care你有多高的学历,你不能给社会做出贡献,你也得吃饭,那就得干劳动者的工作。
:
#发自zSMTH-v-@IN2023
--
FROM 223.1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