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叶素理论我也学过,但是现实是,所有螺旋桨、直升机旋翼、飞机固定翼,都有一个安装角
螺旋桨、直升机旋翼的安装角非常大,最小的地方有20多度,最大的靠近轴心的安装角可达60-70度,固定翼机翼的安装角,速度快的飞机有3-5度,速度慢的老飞机可以到12度,这个安装角才是关键。
如果安装角等于0,飞行员还要仰着头开飞机,如果螺旋桨、直升机旋翼安装角是0,根本没有动力输出。所以叶素理论是骗人的,在机翼上表面的附面层,厚度只有1、2mm,用来计算压力差的气体厚度,到不了1m,因为机翼厚度没那么厚,不会将气流扰动传到1m以外的空气,靠着不到1m厚空气质量,能产生600-960kg/m2承载力?
【 在 mar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飞机“上升”(其实是指飞机向其纵轴垂直“上方”运动)的力微观上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每一个流体微元沿飞机纵轴方向运动,被各种气动结构(包含虚拟结构如脱体涡甚至激波)影响后向纵轴垂直“下方”偏转,这个偏转的速度分量*微元质量取相反数,即飞机从该微元获得的“上升”动量
:
: 微观解释就是每一个流体微元与飞机之间的动量守恒定律
:
: 宏观解释由于人类总喜欢概括归纳出一些唯象公式,而飞机升力的来源是多种来源,只有极端条件下才能有一种占绝对优势因而概括出一个公式,其它大部分条件下都无法概括为一个或两个公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ol Guldor Express」
--
修改:williamtong FROM 183.9.65.*
FROM 183.9.65.*